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ppt
《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ppt(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二章,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2.1微型計算機的組成,2.280X86系列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1.8086/8088及80286微處理器的邏輯結構2.8086(8088)CPU的功能結構3.8086/8088的存儲器組織及其尋址4.標志寄存器PSW5.8086/8088的I/O地址空間,2.3精減指令集與復雜指令集計算機,第二章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2.1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圖2.1微型計算機的硬件組成,第二章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2.1微型計算機中的組成,1.微處理器中央處理部件CPU(CentralProcessingUnit)2.存儲器RAM(RandomAccessMemory)ROM(ReadOnlyMemory)3.輸入/輸出設備及其接口電路輸入/輸出(Input/Output,縮寫位I/O)設備統(tǒng)稱外部設備,簡稱I/O設備。4.總線數(shù)據總線DB(DataBus)地址總線AB(AddressBus)控制總線CB(ControlBus),總線總線是指傳遞信息的一組公用導線,是傳送信息的公共通道,微機系統(tǒng)采用總線結構連接系統(tǒng)功能部件。??總線信號可分成三組??地址總線AB:傳送地址信息(單向)??數(shù)據總線DB:傳送數(shù)據信息(雙向)??控制總線CB:傳送控制信息(每根單向/雙向)總線一般被看成一個獨立的部件。,第二章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2.280X86系列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1.8086/8088微處理器的邏輯結構8086/8088CPU的內部邏輯結構指令流隊列標志寄存器FLAGS(P43)寄存器陣列微型計算機的總線結構,INTEL8086/8088處理器邏輯結構,*INTELPentium處理器邏輯結構,,*超標量和流水線的概念,超標量:配置多個執(zhí)行部件和指令譯碼電路,能同時執(zhí)行多條指令。,Pentium由三個執(zhí)行單元組織而成,一個執(zhí)行浮點指令,另兩個執(zhí)行整型指令(U流水線和V流水線),這意味著Pentium同時可以執(zhí)三條指令流水線:在CPU中把一條指令分解成多個可單獨處理的操作,使每個操作在一個專門的硬件站(stage)上執(zhí)行,這樣一條指令需要順序地經過流水線中多個站的處理才能完成,但是前后相連的幾條指令可以依次流入流水線中,在多個站間重疊執(zhí)行,因此可以實現(xiàn)指令的并行處理。,8086(8088)CPU從功能上分成兩大部分,總線接口單元BIU(BusInterfaceUnit)BIU負責與存儲器接口,BIU負責從內存的指定部分取出指令,送至指令流隊列中排隊(8086指令隊列6字節(jié),8088的指令隊列4字節(jié));在執(zhí)行指令時所需要的操作數(shù)負責信息交換(地址信息、數(shù)據信息、控制信息)執(zhí)行單元EU(ExecutionUnit)負責數(shù)據處理(算術運算、邏輯運算),2.8086(8088)CPU的功能結構(P42圖2.3),第二章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總線接口部件BIU執(zhí)行部件EU,*386CPU寄存器結構,指令指針I(yè)P段寄存器CS,DS,SS,ES,FS,GS通用寄存器EAX,EBX,ECX,EDX變址寄存器ESI,EDI指針寄存器EBP,ESP標志寄存器FLAGS控制寄存器0(CR0),CR0的第0位叫保護允許位(PE),PE用于對實模式和保護模式進行切換,PE置0時選擇實模式運行,INTEL8086/8088寄存器結構,第二章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3.8086/8088的存儲器組織及其尋址,內存:內存是存儲程序代碼和數(shù)據的部件,由地址譯碼器、內存芯片等構成。內存單元:存儲信息的基本單位。每片內存芯片有若干個內存單元。每個單元可存儲8位二進制數(shù)(1Byte),,1)存儲單元的地址和內容,,存儲器以字節(jié)(Byte)為單位存儲信息,每個字節(jié)有一個地址,地址編碼長度取決于地址總線的位數(shù)。地址值一般用16進制格式表示,如:0000H(16位地),0F00F4H(20位地址總線),設2號單元中存放的內容為78H,表示為:(0002H)=78H如果數(shù)據以字為單位,則占用連續(xù)的兩個字節(jié)單元,且用低地址表示:(0002H)=1A78H若0002單元內容為一個地址,而(1A78H)=3B6FH,則可記為((0002H))=3B6FH,2)對內存的讀/寫操作,3)存儲器地址的分段,8086/8088有20條地址線,其尋址范圍為:1M(字節(jié)),地址從00000~FFFFFH但8086/8088中有關地址的寄存器都是16位的,尋址范圍最多為64KB。那么16位字長的機器里用什么辦法提供20位地址?采用存儲器地址分段的辦法解決。80X86CPU提供了存儲器分段的機制,每段最大可尋址64KB,這樣段內地址可用16位表示。一個程序的代碼、數(shù)據、堆棧等一般在存儲器中占有不同的存儲段,任何一個“物理地址”,例如234A5H可以分解表示為:22340H+01165H,兩部分分別被稱為“段地址”(前者)和“段內偏移地址”(后者)。分解的規(guī)則是:段地址最高四位與物理地址相同,最低四位為0,段內偏移地址的最高四位為0。存儲實現(xiàn):段地址去掉最低四位0,保存高16位,段內偏移地址去掉最高四位0,保存低16位,從而實現(xiàn)20位物理地址的16位存儲和處理。顯然,在一個段內,偏移地址可以從00000H到0FFFFH,這就是一個段的尋址空間64K。,在1MB(20位地址總線)的存儲器中,每一個存儲單元都有一個唯一的20位地址,稱為該存儲單元的物理地址(又叫實際地址)。另一種叫邏輯地址,由兩部分組成:段基址和偏移量(偏移地址)。程序中不能使用20位的物理地址,而使用16位邏輯地址。20位物理地址由16位段地址和16位偏移地址組成。,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計算物理地址方法如下:物理地址=10H段地址+偏移地址實際上,一個物理地址有可能對應多個邏輯地址,例:10145H可對應10100H+45H,也可對應10140H+05H對應前面提到的四個段寄存器CS、DS、SS和ES,有各自的用途:存取操作數(shù)時用DS、ES作為段地址;取指令碼時用CS作為段地址,IP是偏移地址;堆棧操作時用SS作為段地址,SP是偏移地址;,例如:知道段地址1010H,偏移地址0045H,則實際物理地址的計算方法如下:段地址左移4位+偏移地址=物理地址,即:10100H+0045H=10145H0001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100010100010000000101000101(10145H)各段在存儲器中的分配一般由操作系統(tǒng)負責,,,4.標志寄存器PSW,,,,這9個標志位分為兩類:狀態(tài)標志:CF、PF、AF、ZF、SF、OF控制標志:TF、IF、DF,1.進位標志CF最高位產生進位或借位時,則CF=1,否則CF=02.奇偶標志PF運算結果中1的個數(shù)為偶,則PF=1,否則PF=03.輔助進位標志AF當D3向D4有進位或有借位時,則AF=1,否則AF=04.零標志ZF運算的結果為零,則ZF=1,否則ZF=05.符號標志SF運算的結果最高位為1,則SF=1,否則SF=06.溢出標志OF算術運算中,補碼運算結果超出了帶符號數(shù)的表示范圍,即:超出OF=1,否則OF=0,,6個狀態(tài)標志位的意義,3個控制標志位的意義,7.跟蹤標志TF若TF=1,則CPU按單步方式執(zhí)行指令,以便于調試.8.中斷允許標志IF如果IF=1,允許CPU接收外部的可屏蔽中斷請求。若IF=0,則不允許接收.9.方向標志DF如果DF=1,使串操作指令按自動減量修改地址。若DF=0,則按自動增量修改地址.在DEBUG調試程序中提供了除TF以外,測試各個標志位的手段.,第二章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5.8086/8088的I/O地址空間,8086/8088CUP與外設的連接都是通過I/O芯片,每個芯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端口,每個端口分配一個地址,8086/8088允許有256個端口或最多65536個端口(8位),兩個相鄰的8位端口可組成一個16位端口。,第二章微型計算機的組成及微處理器的功能結構,*2.3精減指令集與復雜指令集計算機1.CISC體系CISC(ComplexInstructionSetComputer,復雜指令集計算機)CISC體系的指令特征CISC體系的優(yōu)缺點2.RISC體系RISC體系的指令特征RISC體系的優(yōu)缺點3.CISC體系與RISC體系的比較,-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微型計算機 組成 微處理器 功能 結構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153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