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 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綜合應用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 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綜合應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三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 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綜合應用(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綜合應用 1.下列是某學生總結的一些規(guī)律,其中正確的是 A. 一種元素可能有多種氧化物,但是同種化合價只對應一種氧化物 B. 酸性氧化物都可以與堿反應,生成鹽和水 C. 酸根離子中不可能含有金屬元素 D. 氧化物只能做氧化劑,不能做還原劑 2.根據(jù)相關的化學原理,下列因果判斷正確的是( ) A.由于水中存在氫鍵,所以穩(wěn)定性:H2 O>H2S 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比二氧化碳的大,所以沸點:SiO2>CO2 C.若A2 + 2D— == 2A— + D2,則氧化性D2>A2 D.若R2—和M+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離子半徑R2—>M+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根據(jù)物質(zhì)的組成和性質(zhì)特點,可以將物質(zhì)分成混合物和純凈物,漂白粉、鋼、水玻璃、液氨、液氯都為混合物 B.氨基酸、蛋白質(zhì)、油脂、火棉、淀粉中都含有C、H、O、N四種元素 C.大豆蛋白、雞蛋白分別溶于水所形成的分散系為膠體,在NaCl、加熱、甲醛、X射線作用、飽和(NH4)2SO4溶液下,蛋白質(zhì)的性質(zhì)都會改變并發(fā)生變性 D.李比希法可用于有機化合物組成中碳、氫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的測定,同位素示蹤法可用于研究化學反應歷程機理 4.化學中常用圖像直觀地描述化學反應的進程或結果。下列圖像描述正確的是 A.根據(jù)圖①,可判斷可逆反應A2(g) + 3B2(g)2AB3(g) 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B.圖②表示不同壓強對可逆反應2A(g) + 2B(g)3C(g) + D(s) 的影響 C.圖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入氨氣至過量過程中溶液導電性的變化 D.根據(jù)圖④溶解度與溶液pH關系,用CuO調(diào)節(jié)CuSO4溶液的pH至4左右,除去溶液中的Fe3+ 5.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研究物質(zhì)的手段和途徑越來越多,N5+、H3、O4、C60等已被發(fā)現(xiàn)。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N5+離子中含有36個電子 B.O2與O4屬于同位素 C.C60是原子晶體 D.H2與H3屬于同素異形體 6.類比推理是化學學習中的一種重要方法。下列類推結論中,正確的是( ) 類比對象 結論 A. Cl2+H2O===HCl+HClO I2+H2O===HI+HIO B. Cl2+2Fe2+ ===2Fe3++2Cl- I2+2Fe2+ ===2Fe3++2I- C. S+FeFeS S+CuCuS D. Ca(ClO)2+CO2+H2O=== CaCO2↓+2HClO Ca(ClO)2+SO2+H2O ===CaSO3↓+2HClO 7.同位素示蹤法可用于反應機理的研究,下列反應中同位素示蹤表示正確的是 ( ?。? A.2Na218O2 + 2CO2 = 2Na2Cl8O3 + O2 B.NH4Cl + 2H2O NH32H2O + HCl C.K37ClO3 + 6HCl = K37Cl + 3Cl2↑ + 3H2O D.2KMnO4 + 5H218O2 + 3H2SO4 = K2SO4 + 2MnSO4 + 518O2↑ + 8H2O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用丁達爾效應可以區(qū)分食鹽水和淀粉溶液 ②標準狀況下,0.5NA個NO和0.5NA個O2混合氣體的體積約為22.4 L ③向溶液中滴入氯化鋇溶液,再加稀硝酸能檢驗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④由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HCO3)2,可推出Na2CO3的溶解度小于NaHCO3 ⑤在使Al溶解產(chǎn)生H2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NH4+、Na+、Fe2+、NO3- ⑥一種鹽和另外一種鹽反應不一定生成兩種新鹽 A.①⑤ B.①④ C.③⑥ D.①⑥ 9.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并列、包含、交叉等關系,對下列概念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A.化合物與混合物屬于并列關系 B.氫化物與氧化物屬于交叉關系 C.強電解質(zhì)與酸屬于包含關系 D.氧化還原反應與置換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5mol SO2和11.2LCO2所含的分子數(shù)目一定相等 B.25℃和100℃時,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體積、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OH和氨水所消耗的n(H2SO4)相等 D.2SO2(g)+O2(g) 2SO3(g) 和4SO2(g)+2O2(g) 4SO3(g)的△H相等 11.PM2.5細顆粒物含有的毒性物質(zhì)來源之一是汽車尾氣排放。通過排氣管加裝催化裝置,可有效減少CO和NO的排放,催化裝置內(nèi)發(fā)生的反應為:NOx+ CO N2 + CO2 催化劑 下列關于此反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所涉及元素中原子半徑: C>N>O B.等物質(zhì)的量N2和CO2中,共價鍵的個數(shù)比為3︰4 C.氧化劑與還原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1時,NOx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D. 當x = 2時,每生成1mol N2,轉(zhuǎn)移電子數(shù)為4mol 12.關于下列各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表示H2與O2發(fā)生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則H2的燃燒熱為483.6kJmol-1 B.乙表示Cu形成金屬晶體時的堆積方式 C.丙裝置中燒杯a中的溶液pH降低 D.丁裝置中待鍍鐵制品應與電源正極相連 13.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合成氨反應需使用催化劑,說明催化劑可以促進該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動 B.鉛蓄電池在放電過程中,負極質(zhì)量增加,正極質(zhì)量減少 C.100 mL pH=3的HA溶液、HB溶液分別與足量的鋅反應,HA溶液放出的氫氣多,說明HA的酸性比HB的弱 D.已知II2+I-,向盛有KI3溶液的試管中加入適量CCl4,振蕩靜置后CCl4層顯紫色,說明KI3在CCl4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 1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 L HF中含有的氟原子數(shù)目為NA (NA表示阿伏加德羅 常數(shù)) B.0.1 mol/L的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的Ba(OH)2溶液至沉淀剛好 完全:c (NH4+)>c (OH-)>c (SO42-)>c (H+) C.1mol 該物質(zhì)與濃溴水反應時通常最多消耗Br2為4mol D.常溫下,反應C(s)+CO2(g)=2CO(g)不能自發(fā)進行,則該反應的 △H>0,一定條件下,使用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并提高反應物的平衡轉(zhuǎn)化率 15.下列各表述與示意圖一致的是 A.圖①表示25 ℃時,用0.1 molL-1鹽酸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溶液的pH隨加入酸體積的變化 B.圖②中曲線表示反應2SO2(g)+O2(g) 2SO3(g) ΔH<0正、逆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的變化 C.圖③表示10 mL 0.01 molL-1 KMnO4酸性溶液與過量的0.1 molL-1 H2C2O4溶液混合時,n(Mn2+)隨時間的變化 D.圖④中a、b曲線分別表示反應CH2===CH2(g)+H2(g)―→CH3CH3(g) ΔH<0使用和未使用催化劑時,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向等體積的20%的H2O2溶液和10%的H2O2溶液中分別滴加等體積的0.1mol?L—1 FeCl3溶液和0.1 mol?L—1CuCl2溶液,前者產(chǎn)生氣泡快,這個實驗充分證明催化劑具有選擇性 B.利用水解反應可以制取某些無機化合物如TiO2、SnO2等 C.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釋后,醋酸的電離程度增大,c(H+)增大 D.室溫下同濃度、同體積的強酸與強堿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17.過氧乙酸是在抗SARS病毒期間常使用的一種高效殺毒劑,其分子式為C2H4O3,它具有氧 化性,漂白作用,下列物質(zhì)中漂白作用原理與過氧乙酸不同的是 ( ) A.氯水(次氯酸) B.臭氧 C.活性炭 D.過氧化鈉 18.水是國家戰(zhàn)略性經(jīng)濟資源,下列物質(zhì)對水質(zhì)不會產(chǎn)生嚴重污染的是 ( ) A.CH3OH B.SO2 C.PbCl2 D.CO2 19.關于下列圖示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用圖①所示實驗可比較硫、碳、硅三種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 B.用圖②所示實驗裝置排空氣法收集CO2氣體 C.圖③表示可逆反應CO(g)+H2O(g)CO2(g)+H2(g)的△H大于0 D.圖④兩個裝置中通過導線的電子數(shù)相同時,消耗負極材料的物質(zhì)的量也相同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已知Ag2CrO4的Ksp為1.1210-12,則將等體積的110-3mo1L-1的AgNO3溶液和110-3mo1L –1 K2CrO4溶液混合,會有Ag2CrO4沉淀產(chǎn)生 B、Si—O鍵的鍵能大于Si—Cl鍵的鍵能,因此SiO2的熔點高于晶體SiCl4的熔點 C、常溫時,濃度均為0.01mol/L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等體積混合,其溶液中粒子濃度關系為3c(Na+)=2c(HCO3-)+2c(CO32-)+2c(H2CO3) D、已知:2CO(g)+O2(g)=2CO2(g);△H=-566kJmol-1,下圖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應過程和能量關系 21.關于下列四個圖像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已知圖①是體系 與溫度T的平衡圖像。A點與B點相比,A點的c (Fe3+ ) 大 B.圖②表示鎂和鋁分別與等濃度、等體積的過量稀硫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的體積V與時間t 的關系。則反應中鎂和鋁的反應速率之比為2∶3 C.圖③表示電源X極為正極,U形管中為AgNO3溶液,則b管中電極反應式是: 4OH——4e— = O2↑+2H2O D.圖④是某溫度下,相同體積,相同pH的鹽酸和醋酸溶液分別加水稀釋,pH隨溶液體積V變化的曲線。II為醋酸稀釋時pH的變化曲線 ,且a、b兩點水的電離程度:a <b 22.SO2通入足量的Fe(NO3)3稀溶液中,溶液由棕黃色變?yōu)闇\綠色,但立即又變成棕黃色,這時若滴入BaCl2溶液,會產(chǎn)生白色沉淀。針對上述一系列變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上述過程中,最終被還原的是NO3— B.從上述反應可以得出結論,氧化性:HNO3>Fe3+ >稀硫酸 C.上述過程中,會產(chǎn)生一種無色難溶于水的氣體 D.假設通入的SO2完全反應,則同溫同壓下,SO2和逸出氣體的體積比為1:1 23.下列各組物質(zhì)混合后,加熱、蒸干、灼燒至質(zhì)量不變,最終能得到純凈物的是( ) A.向Al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 B.向NaI 和NaBr混合溶液中,通入過量的Cl2 C.向含1 mol NaHCO3溶液中,加入1 mol Na2O2粉末 D.向含1 mol Na2CO3溶液中,加入含1 mol HC1的鹽酸 2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發(fā)生A2+ 2D-=2A-+ D2反應,則氧化性D2>A2 B.若X原子的質(zhì)子數(shù)是a,中子數(shù)是b,則該核素可表示為 baX C.若相同溫度和濃度的兩種鈉鹽溶液的堿性NaA<NaB,則酸性HA>HB D.若主族元素的簡單離子R 2-和M+的電子層結構相同,則原子序數(shù)R>M 25.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①熱穩(wěn)定性:H2O>HF>H2S ②硅元素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態(tài),沒有游離態(tài) ③ⅠA、ⅡA族元素的陽離子與同周期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從ⅢB族到ⅡB族10個縱行的元素都是金屬元素 ⑤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為什么久置的氯水最終轉(zhuǎn)化為鹽酸 ⑥鹽酸可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CO2氣體,說明鹽酸比碳酸強,Cl 比S的非金屬性強 ⑦C02、NH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均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 A.①③⑥⑦ B.②④⑥ C.②③④⑦D.①⑤⑥ 26.開發(fā)利用煤炭資源對我國具有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和經(jīng)濟價值。以焦炭為原料經(jīng)下列途徑可制取乙二醇: (1)該過程中產(chǎn)生的的CO可繼續(xù)與水蒸氣發(fā)生可逆反應得到CO2和H2,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K = 。 (2)CH3OH(l)氣化時吸收的熱量為27 kJ/mol,CH3OH(g)的燃燒熱為677 kJ/mol,請寫出CH3OH(l)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 。 (3) “催化還原”反應制乙二醇原理如下: CH3OOC-COOCH3(g)+4H2(g) HOCH2-CH2OH(g)+2CH3OH(g) △H = -34 kJ/mol 為探究實際生產(chǎn)的最佳條件,某科研小組進行了多方面研究。下圖表示乙二醇達到平衡時的產(chǎn)率隨原料投料比[n(氫氣)/n(草酸二甲酯)]和壓強的變化關系,其中三條曲線分別表示體系壓強為1.5 MPa、2.5 MPa、3.5 MPa的情況,則曲線甲對應的壓強是P(甲)= 。 (4)草酸二甲酯水解產(chǎn)物草酸(H2C2O4)為二元 中強酸 ① 草酸氫鉀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H2OH++OH-、HC2O4-H++C2O42-和 。 ② 向0.1 mol/L的草酸氫鉀溶液里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此時溶液里各粒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填序號)。 a.c(K+) = c(HC2O4-) + c(H2C2O4) + c(C2O42-) b.c(K+) + c(Na+) = c(HC2O4-) + c(C2O42-) c.c(Na+) = c(H2C2O4) + c(C2O42-) d.c(K+) > c(Na+) (5)以甲醇為原料,使用酸性電解質(zhì)構成燃料電池,該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式為 ,若以甲烷代替該燃料電池中的甲醇,向外界提供相等電量,則每代替32 g甲醇,所需標準狀況下的甲烷的體積為 L。 27.最近科學家提出一種“綠色自由”構想:把空氣吹入碳酸鉀溶液,然后再把CO2從溶液中提取出來,經(jīng)化學反應后使空氣中的CO2轉(zhuǎn)變?yōu)榧状?。其技術流程如下: (1)吸收池中飽和碳酸鉀溶液的作用是 ; (2)分解池中發(fā)生反應化學方程式為 ; (3)上述流程中能體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有 ; (4)合成塔中生成甲醇的反應,其原子利用率理論上 (能、否)達到100%。若合成塔中有2.2 kgCO2與足量H2恰好完全反應,可放出2473.5kJ的熱量,試寫出合成塔中發(fā)生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 。 (5)如果空氣不經(jīng)過吸收池和分解池,而是直接通入合成塔,你認為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6)上述合成反應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從平衡移動原理分析,低溫有利于原料氣的轉(zhuǎn)化,而實際生產(chǎn)中采用300oC的溫度,其原因是 。 28.肼(N2H4)又稱聯(lián)氨,廣泛用于火箭推進劑、有機合成及燃料電池,NO2的 二聚體N2O4則是火箭中常用氧化劑。試回答下列問題 (1)肼的結構式為 。 (2)肼燃料電池原理如圖所示,左邊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______。 (3)火箭常用N2O4作氧化劑,肼作燃料,已知: N2(g)+2O2(g)=2NO2(g) △H=-67.7kJmol-1 N2H4(g)+O2(g)=N2(g)+2H2O(g) △H=-534.0kJmol-1 2NO2(g)N2O4(g) △H=-52.7kJmol-1 寫出氣態(tài)肼在氣態(tài)四氧化二氮中燃燒生成氮氣和氣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___ _ (4)聯(lián)氨的工業(yè)生產(chǎn)常用氨和次氯酸鈉為原料獲得,也可在催化劑作用下,用尿素 [CO(NH2)2]和次氯酸鈉與氫氧化鈉的混合溶液反應獲得,尿素法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圖所示,A是由導熱材料制成的密閉容器,B是一耐化學腐蝕且易于傳熱的透明 氣囊。關閉K2,將各1 mol NO2通過K1、K3分別充入A、B中,反應起始時A、B 的體積相同且均為a L。 ①B中可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判斷可逆反應2NO2N2O4已經(jīng)達到平衡。 ②若平衡后在A容器中再充入0.5mol N2O4,則重新到達平衡后,平衡混合氣中NO2的體 積分數(shù)_______________(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 ③若容器A中到達平衡所需時間為t s,達到平衡后容器內(nèi)壓強為起始壓強的0.8倍,則 平均化學反應速率v(NO2)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打開K2,平衡后B容器的體積縮至0.4a L,則打開K2之前,氣球B體積為_____L。 29.研究和深度開發(fā)CO、CO2的應用對構建生態(tài)文明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1)CO可用于煉鐵,已知:Fe2O3(s) + 3C(s)=2Fe(s) + 3CO(g) ΔH 1=+489.0 kJmol-1,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則CO還原Fe2O3(s)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 。 (2)分離高爐煤氣得到的CO與空氣可設計成燃料電池(以KOH溶液為電解液)。 寫出該電池的負極反應式: ▲ 。 (3)CO2和H2充入一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在兩種溫度 下發(fā)生反應: CO2(g) +3H2(g)CH3OH(g) +H2O(g) 測得CH3OH的物質(zhì)的量隨時間的變化見圖10。 ①曲線I、Ⅱ?qū)钠胶獬?shù)大小關系為KⅠ ▲ KⅡ (填“>”或“=”或“<”)。 ②一定溫度下,在容積相同且固定的兩個密閉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應物,一段時間后達到平衡。 容 器 甲 乙 反應物投入量 1molCO2、3molH2 a molCO2、b molH2、 c molCH3OH(g)、c molH2O(g) 若甲中平衡后氣體的壓強為開始的0.8倍,要使平衡后乙與甲中相同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且起始時維持化學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則c的取值范圍為 ▲ 。 (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劑,可將CO2和H2O(g)轉(zhuǎn)化為CH4和O2。紫外光照射時,在不同催化劑(I、II、III)作用下,CH4產(chǎn)量隨光照時間的變化見圖11。在0~15小時內(nèi),CH4的平均生成速率I、II和III從大到小的順序為 ▲ (填序號)。 光照時間/h 反應溫度/℃ 圖11 圖12 (5)以TiO2/Cu2Al2O4為催化劑,可以將CO2和CH4直接轉(zhuǎn)化成乙酸。在不同溫度下催化劑的催化效率與乙酸的生成速率的關系見圖12。 ①乙酸的生成速率主要取決于溫度影響的范圍是 ▲ 。 ②Cu2Al2O4可溶于稀硝酸,寫出有關的離子方程式: ▲ 。 30.空氣質(zhì)量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目前我國通過監(jiān)測6項污染物的質(zhì)量濃度來計算空氣質(zhì)量指數(shù)(AQI),SO2、NO2和CO是其中3項中的污染物。 (1)上述3種氣體直接排入空氣后會引起酸雨的氣體有 (填化學式)。 (2)早期人們曾經(jīng)使用鉛室法生產(chǎn)硫酸,其主要反應為: SO2(g)+NO2(g)SO3(g)+NO(g) ①若已知2SO2(g)+O2(g)2SO3(g) ΔH=a kJmol-1 2NO(g)+O2(g)2NO2(g) ΔH=b kJmol-1 則SO2(g)+NO2(g)SO3(g)+NO(g) ΔH= kJmol-1。 ②一定溫度下,向固定體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SO2和NO2各1 mol,發(fā)生反應: SO2(g)+NO2(g)SO3(g)+NO(g) 下列事實中不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選填序號)。 a.體系壓強保持不變 b.混合氣體的顏色保持不變 c.NO的物質(zhì)的量保持不變 d.每生成1 mol SO3的同時消耗1 mol NO2 ③測得②中反應5 min末到達平衡,此時容器中NO與NO2的體積比為3︰1,則這段時間內(nèi)SO2的反應速率υ(SO2)= ,此反應在該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K= 。 (3)甲醇日趨成為重要的有機燃料,通常利用CO和H2合成甲醇,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g)+2H2(g)CH3OH(g)。今在一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有10 mol CO和20 mol H2,用于合成甲醇。C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α)與溫度(T)、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上述合成甲醇的反應為 反應(填“放熱”或“吸熱”)。 ②A、B、C三點的平衡常數(shù)KA、KB、KC的大小關系為 。 ③若將達到平衡狀態(tài)A時生成的甲醇用于構成甲醇一氧氣燃料電池,電解質(zhì)溶液為KOH濃溶液,則該電池工作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理論上通過外電路的電子最多為 mol。 試卷答案 1.B 2.D 3.D 4.D 5.D 6.A 7.D 8.D 9.B 10.C 11.D 12. 13.C 14.C 15.B 16.B 17.C 18.D 19.A 20.A 21.D 22.D 23.B 24.C 25.A 26.(14分,每空2分) (1)K= (2)CH3OH(l) +3/2O2(g) = CO2(g)+2H2O(l) ?H = -650 kJ /mol (3)3.5 MPa (4)① HC2O4-+H2O H2C2O4+OH- ② a d (5)CH3OH+H2O-6e-=CO2+6H+ 16.8 27.(1)富集(或吸收)空氣中的CO2(2分) (2)2KHCO3 K2CO3+CO2↑+H2O(2分) (3) K2CO3溶液(或K2CO3溶液和高溫水蒸汽)(2分) (4)否(2分),CO2(g)+3H2(g)=CH3OH(g)+H2O(g) △H= -49.47kJ/mol(2分) (5)不可行(1分),空氣與氫氣混合會發(fā)生爆炸。(2分) (6)提高催化劑的催化活性,加快反應速率(2分,答出一個即給分) 28.(1) 略 (1分) (2)N2H4-4e-+4OH-=N2+4H2O (2分) (3)2N2H4(g)+N2O4(g)=3N2(g)+4H2O(g) △H=-947.6 kJ mol-1 (2分) (4)CO(NH2)2+ClO-+2OH-=N2H4 + CO32-+Cl-+H2O (2分) (5)①氣囊B的體積不再減小或氣體顏色不再變化(其他合理答案給分)(2分) ② 變小 (2分) ③ molL-1s-1 (2分) ④ 0.7a (2分) 29. (1)Fe2O3(s)+ 3CO(g)=2Fe(s)+ 3CO2(g)(2分) △H =-28.5 kJmol-1(1分) (2)CO + 4OH-― 2e-= CO32-+ 2H2O(2分) (3)①>(2分) ②0.4<c≤1(2分) (4)II>III>I(2分) (5)①300℃~400℃(2分) ②3Cu2Al2O4+32H++2NO3-= 6Cu2++ 6Al3++2NO↑+16 H2O(2分) 試題分析:(1)熱化學方程式①-②3,得出Fe2O3(s)+ 3CO(g)=2Fe(s)+ 3CO2(g) △H =-28.5 kJmol-1 (2)負極為失去電子,CO為負極產(chǎn)生CO32-,氧氣為正極,負極為CO + 4OH-― 2e-= CO32-+ 2H2O;(3)①由圖像判斷Ⅱ溫度高于I,但I甲醇物質(zhì)的量多,故溫度高平衡正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大,正反應 吸 熱; ②平衡后物質(zhì)的量為40.8=3.2mol Δn=4-3.2=0.8mol CO2(g) +3H2(g)CH3OH(g) +H2O(g) Δn=2 (5)①從300℃開始,催化劑對反應基本沒有影響,溫度升高,生成乙酸速率增大;②Cu2Al2O4中銅為+1價,與硝酸反應被氧化為+2價,硝酸被還原為NO。 考點:考查化學原理綜合保護有關問題。 30. (1) SO2、NO2 (2) ① ②ad ③0.075mol/(L?min) 9 (3)①放熱(1分) ②Ka=Kb>KC ③O2 + 2H2O + 4e- = 4OH- 30-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三化學一輪復習 專題 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綜合應用 化學 一輪 復習 基本概念 基本理論 綜合 應用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1779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