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一單元測評 新人教版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一單元測評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一單元測評 新人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一單元測評 分值:100分 時間:90分鐘 得分: 一、積累與運用。(29分) 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的字注音。(4分) png pi( )( ) gn( )古 bǔ( )育 阻i( ) 鍥而不舍( ) 懊悔( ) 喧囂( ) 熾痛( ) 2.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3分) A.馬革果尸 婦儒皆知 心會神凝 彷徨 B.感情震蕩 燕然勒功 零亂不堪 徙勞 C.一拍即合 當之無愧 惹人注目 磐石 D.和愛可親 死而后己 無瑕顧及 滑稽 3.根據(jù)語境內(nèi)容,與上下文銜接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樸、聞一多先生,時局極端險惡, 。但此時此地,有何話可說?我謹以最虔誠的信念,向殉難者宣誓:心未死, ,和平可期, ,殺人者必覆滅。 A.人民無比沉痛 志不絕 爭取民主 B.人心異常悲憤 意志緊 民主自由 C.人生生活痛苦 斗志昂 民主有望 D.人心異常悲憤 志不絕 民主有望 4.下列語句中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3分) A.鄧稼先是中華民族核武器事業(yè)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標。 C.魯迅先生好像聽了所講的什么起了幻想,安頓地舉著象牙煙嘴在沉思著。 D.魯迅先生的書桌整整齊齊的,寫好的文章壓在書下邊,毛筆在燒瓷的小龜背上站著。 5.下列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雖然你現(xiàn)在只是涓涓細流,然而只要鍥而不舍,終會擁抱大海。 B.二戰(zhàn)中法西斯惡貫滿盈,家喻戶曉。 C.縱然馬革裹尸,魂歸狼煙,這是豪壯的選擇。 D.奧本海默是一個拔尖的人物,鋒芒畢露。 6.下列說法與課文內(nèi)容不相符的一項是( )(3分) A. 《說和做》選自《人民日報》,作者臧克家。 B.鄧稼先為中國成功研制原子彈、氫彈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巨大貢獻,被追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C.楊振寧與李政道共獲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D. 《孫權勸學》選自南宋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編的《資治通鑒》。 7.填空。(4分) 《三國演義》里東吳四大將領是 、 、 、 。 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6分) (1)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 (2)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二、閱讀理解。(31分) (一)閱讀《說和做》選段,回答問題。(18分) “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 “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 作為學者和詩人的聞一多先生,在30年代國立青島大學的兩年時間,我對他是有著深刻印象的。那時候,他已經(jīng)詩興不作(1)而研究志趣正濃。他正向古代典籍鉆探,有如向地殼尋求寶藏。仰之彌高,越高,攀得越起勁;鉆之彌堅,越堅,鉆得越鍥而不舍。他想吃盡、消化盡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遠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給我們衰微的民族開一劑救濟的文化藥方(2)。1930年到1932年,“望聞問切”也還只是在“望”的初級階段。他從唐詩下手,目不窺園,足不下樓,兀兀窮年,瀝盡心血。杜甫晚年,疏懶得“一月不梳頭”。聞先生也總是頭發(fā)凌亂,他是無暇及此。聞先生的書桌,零亂不堪,眾物騰怨,聞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聲:“秩序不在我的范圍以內(nèi)?!憋?幾乎忘記了吃,他貪的是精神食糧;夜間睡得很少,為了研究,他惜寸陰、分陰。深宵燈火是他的伴侶,因它大開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動不響,無聲無聞。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幾年辛苦,凝結而成《唐詩雜論》的碩果。 他并沒有先“說”,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績。 “做”了,他自己也沒有“說”。他又由唐詩轉到楚辭。十年艱辛,一部《校補》赫然而出。別人在贊美,在驚嘆,而聞一多先生個人呢,也沒有“說”。他又向“古典新義”邁進了。他潛心貫注,心會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樓”的主人。 做了再說,做了不說,這僅是聞一多先生的一個方面,——作為學者的方面。 9.選段中聞一多先生都“做”了什么?(3分) 10.分析選段中兩處畫線句的含義。(4分) 11.選段在敘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寫?試分析這些描寫的作用。(6分) 12.選段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從哪個詞可以看出?(5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13分) 患 盜 論 劉 敞 天下方患盜?;騿杽⒆釉?“盜可除乎?”對曰:“何為不可除也?顧①盜有源,能止其源,何盜之患?”或曰:“請問盜源?”對曰:“衣食不足,盜之源也;政賦不均,盜之源也;教化不修②,盜之源也。一源慢③,則探囊發(fā)篋而為盜矣;二源慢,則操兵刃劫良民而為盜矣;三源慢,則攻城邑略百姓而為盜矣。此所謂盜有源也?!? 【注釋】①顧:只是。②修:貫徹得好。③慢:疏忽。 1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3分) (1)盜可除乎( ) (2)衣食不足( ) (3)則探囊發(fā)篋而為盜矣( ) 14.下列句子中的“或”與“或問劉子曰”中的“或”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而或長煙一空 B.或王命急宣 C.或以錢幣乞之 D.或異二者之為 1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顧盜有源,能止其源,何盜之患? (2)則攻城邑略百姓而為盜矣。 16.作者認為產(chǎn)生“盜”的原因有哪些?(用原文回答)(3分) 三、寫作。(40分) 請以《讀你》為題目,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 單 元 測 評 一、1.澎湃 亙 哺 礙 qi o xiāo ch 2.答案:C 解析:A項中“果”應為“裹”,“儒”應為“孺”;B項中“徙”應為“徒”;D項中“愛”應為“藹”,“己”應為“已”,“瑕”應為“暇”。 3.答案:D 解析:針對在李公樸、聞一多追悼會上的發(fā)言環(huán)境,確定第一空與“悲憤”有關,最后兩空要與“心未死”“和平可期”形成對偶 4.D 5.答案:B 解析:“家喻戶曉”通常是褒義詞,用來表現(xiàn)正面人物或正面形象,此處用“家喻戶曉”不合語境。 6.答案:D 解析:司馬光是北宋人。 7.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 8.答案:(1)你如今當權管事,不能不學習!(2)只是應當博覽群書,知道過去的歷史罷了?!〗馕?注意把“當涂”“掌事”“涉獵”“往事”翻譯準確。 二、(一)9.答案:寫了《唐詩雜論》《楚辭校補》《古典新義》。 解析:概括選段部分交代的聞一多先生做的三件事,即寫了三部書。 10.答案:第(1)句是文言說法,就是寫詩的興致減少了。第(2)句是比喻的說法,指聞一多先生在尋找使我國民族文化繁榮昌盛起來的方法?!〗馕?本題考查探究重點詞語內(nèi)涵的能力。第(1)句需要結合人物、背景進行分析。第(2)句從修辭角度,結合人物、背景展開分析。 11.答案:外貌描寫:炯炯目光、目不窺園。細節(jié)描寫:一個又一個大的四方竹紙本子,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蟻排衙。作用:使聞一多先生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具體再現(xiàn),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風具體可感?!〗馕?本題考查的內(nèi)容是人物描寫知識,需要通過梳理選文,從外貌描寫、細節(jié)描寫等角度提煉句子,聯(lián)系上下文語境分析描寫的作用。 12.答案:在文中起過渡作用,從“僅”字可以看出來。 解析:本題需要把段落放到全文的范圍內(nèi)去分析。在全文中,選段的最后一段起了總結上文的作用,它與另外一句關于“革命家”方面的總結,構成呼應之勢,有力地開啟了下文。“僅”字是其標志。 (二)13.(1)清除(消滅) (2)足夠 (3)箱子 14.答案:C 解析:A項中,“或”譯為“有時”;B項中,“或”譯為“有時”;C項中,“或”譯為“有的人”;D項中,“或”譯為“或許,也許”。“或問劉子曰”一句中的“或”是“有的人”的意思。所以應選C項。 15.答案:(1)只是偷盜是有根源(原因)的,如果能夠阻斷他們產(chǎn)生偷盜的根源,還擔心會有盜賊嗎?” (2)就會攻打城鎮(zhèn)、侵犯百姓成為盜賊(強盜)啊。 16.答案:①衣食不足。②政賦不均。③教化不修。 解析:從文中“盜之源”的三個方面概括即可。 三、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一單元測評 新人教版 年級 語文 下冊 第一 單元 測評 新人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1892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