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藥方(腰痛、頸椎、坐骨神經(jīng)痛)
《中醫(yī)藥方(腰痛、頸椎、坐骨神經(jīng)痛)》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醫(yī)藥方(腰痛、頸椎、坐骨神經(jīng)痛)(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 中醫(yī)藥方大全 頸椎病方 [組成]川芎15克,黃芪30克,桂枝10克,羌活15克,當歸20克,白芍15克,姜黃15克,桑枝10克,丹參15克,細辛5克,雞血藤15克,紅花15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功效主治]溫陽益氣,舒筋通絡。用于頸椎病。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頸病消暈飲 [組成]天麻12克,鉤藤12克后下,蔓荊子12克,當歸9克,川芎9克,生白芍12克,首烏12克,丹參12克,白菊花12克,青箱子12克,生龍骨12克(先煎),生牡蠣15克(先煎),石決明20克(先煎),玄胡12克,姜黃12克,杜仲15克,桑寄生12克。 [功用主治]和血,活血,潛陽,鎮(zhèn)逆。用治頸椎病引起的頭昏,目眩,適用于椎動脈型頸椎病。 [用法]水煎服,頭煎先將生龍骨,生牡蠣,石決明先煎煮沸15分鐘后,再入天麻,蔓荊子,川芎,當歸,生白芍,首烏,丹參,青箱子,玄明,姜黃,杜仲,桑寄生煮沸10分鐘后再加入鉤藤,白菊花繼續(xù)煮沸3~5分鐘,即可取其湯服用。二煎,三煎將上藥煮沸10~15分鐘即可。每日3次。 [辨證加減]嘔吐加用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煩躁不安加用琥珀1.5克,研末沖服;小便黃赤加車前子12克,茯苓12克。 丹蠶米殼湯 [組成]丹參30克,赤芍20克,雞血藤25克,米殼30克,蠶砂30克,元胡20克,防風15克,澤蘭葉30克,豬苓20克,云苓20克。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利濕,通絡,止痛。用于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坐骨神經(jīng)痛,腰椎神經(jīng)根炎 [用法]上方諸藥以清水900ml浸泡20分鐘后煎,每劑煎四次。共取汁450ml,待藥稍涼后分四次口服。在飯后每次6~8小時一次口服。 [特點與體會]有“一味丹參等四物”的說法,故有行氣養(yǎng)血通經(jīng)活絡化瘀之功,與赤芍,雞血藤配伍,更能強化丹參活血通經(jīng)絡作用,之外還能使瘀阻脈絡之氣,結而散之。元胡之延胡索素,米殼(即含罌粟鹼的外殼)是藥理學所公認的鎮(zhèn)痛作用見長。豬苓,茯苓淡滲利濕有強功,澤蘭葉最能利關節(jié)水,而防風能除經(jīng)絡中積留濕氣,故滯留諸關節(jié)間水濕積液消散,即所謂不通則痛,通則不痛。組織間水腫消退,使神經(jīng)鞘膜神經(jīng)細胞營養(yǎng)得以供給。 [辨證加減]頸椎病之疼痛加桂枝15克,葛根10克,腰椎部加杜仲15克,平時怕著涼有風寒濕癥者加萆解(加草頭)20克,香附15克,狗脊15克,;偏腰腳痛者加牛膝10克;小便不利短澀者加木通15克,薏苡仁10克。 氣血辯證:平素陰平陽密身體強壯者,按上述劑量開方,平素體質較弱氣血不足者,可將丹參,赤芍和雞血藤各減10~15克,加黃芪30克以補氣養(yǎng)血。 寒熱辯證:舌質淡濕潤水氣多,舌周邊有齒跡者,加肉桂5克,細辛5克,溫經(jīng)散寒 服藥后疼痛加重者辨證:1服法次數(shù)改變12小時一次。2每次口服劑量減半,日服次數(shù)不變。3痛甚者停藥24小時,如果痛減,視為有效。本方連服9劑為一療程。 天柱通關湯 [組成]生黃芪15克,葛根30克,當歸12克,生地15克,乳香6克,蓯蓉15克,雞血藤12克,僵蠶6克,威靈仙12克,桂枝6克,牛膝12克。 [用法]本方用于頸椎病。臨床應用500余例,配合手法及練功,對各型頸椎病顯效北在85%以上。 黃芪桂枝五物湯加味 [組成]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2克,生姜3片,大棗4枚,細辛3克,制川烏5克,制草烏5克,止痙散粉1.5克。 [用法]上藥除止痙散隨飲片另吞服外,其余諸藥加水煎,分二次服。 [特點體會]頸肩臂痛 胸椎,胸背痛 瓜蔞枳殼二陳湯加味 [組成]瓜蔞12克,枳殼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陳皮6克,甘草3克,青皮6克,桔梗6克。 [辨證加減]痰多咳甚加蜜冬花10克,密枇杷葉10克,咳痰血加白芨6克,藕節(jié)炭10克;痛甚加元胡6克,郁金10克。合并血胸者;加桃仁10克,紅花6克,丹參15克,葶藶子10克。 [特點體會]胸部內(nèi)傷的治療應以宣肺理氣為主,因肺居胸中,肺主氣為貯痰之器,胸部損傷致內(nèi)傷氣滯血瘀,肺氣失宣,痰濁停留,氣為痰阻,胸陽痹阻,致胸部疼痛,咳嗽痰喘。瓜蔞,枳殼二陳湯中以二陳湯行氣化痰,治療肺損傷后所致的濕痰,加瓜蔞以助潤肺化痰,瓜蔞能“瀉肺火”,“止一切血”,可制止肺損傷之出血。以青陳皮合用,加強行氣止痛之功。枳殼,桔梗合用,升降結合,流暢胸中氣滯,使氣行則血自行。加強痰濕的排凈,有利于肺中分泌物的排泄,防止肺的并發(fā)癥。因肺宣氣行血活,有助于氣胸的吸收,枳殼破氣又有瀉除胸腔中不利之氣,血胸的治療因瘀血偏重應加桃紅,紅花,丹參,以活血化瘀,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因本方的行氣化痰宣肺為主,使胸部內(nèi)傷(傷氣,傷血,傷經(jīng)絡,傷臟腑)均獲治愈(心臟內(nèi)傷除外)。 胸脅散痛湯 [組成]柴胡6克,郁金12克,赤芍12克,當歸9克,川芎9克,玄胡12克,姜黃12克,木香5克,瓜蔞殼9克,地龍12克,炒山甲9克,香附9克,甘草5克。 [功用主治]疏肝理氣,祛瘀止痛。主治胸脅挫傷,青紫瘀斑,兩脅竄痛,咳嗽痛劇。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辨證加減]傷后咳嗽痛劇可加杏仁12克,桔梗12克,胸脅痛兼背脊痛加用狗脊12克,薤白12克。 胸肋骨痹痛治驗—肋軟骨炎 多見于胸壁2~5肋骨部位,局部疼痛,胸壁隆起高突,堅硬壓痛明顯,重咳或深呼吸震痛,胸悶,表面光滑,不紅不熱,屏氣持重則疼痛加重。 治療方法:虎杖12克,生乳香10克,生沒藥10克,甲珠10克,共研細末,用食醋加少許黃酒拌調成糊狀,攤于紗布上外敷。有紅腫熱者,不加黃酒,2~3天更換一次,一般敷貼3~4次,即可痛止全愈。 腰椎,腰臀痛 腰脫方 [組成]熟地20克,山藥15克,山萸肉15克,茯苓20克,當歸20克,雞血藤15克,紅花15克,續(xù)斷15克,杜仲15克,山甲10克,黃芪30克,木瓜15克,細辛5克,沒藥10克 [功效主治]補腎壯腰,通經(jīng)絡,用于各種腰腿疼痛 [用法]水煎服,1日2次。 治腰第一方 [組成]川獨活10克,防風10克,細辛3克,川斷15克,桑寄生15克,小茴香5克,降香10克,枳殼10克,懷牛膝15克,元胡10克。 [功用主治]祛風理氣,通絡止痛。用于腰痛驟發(fā),痛苦難忍,挺不起腰,俯仰屈伸則患部疼痛如鉆似割,咳嗽噴嚏不敢放大聲,動則雙手撐托腰部,微屈腰膝方能艱難慢行,或臥床不得轉側。 [辨證加減]如腰部拘急,痛不可抑者,加制川烏,制草烏,小活絡丹;腰冷如坐水中,得溫則靜,遇寒加劇者,加炙麻黃、川桂枝(或肉桂)、淡附片;兼見濕邪客于腰部,腰部脹,重困不適者,加川萆解(加草頭),海風藤,木瓜,生米仁;腰痛及背,板滯不利者,加威靈仙,烏藥。 [特點體會]腰為腎府,系足太陽膀胱經(jīng),帶督二脈之樞紐,主一身之表,易受風邪所客,痹阻于經(jīng)脈。其時,腰部用力過猛或失當,或腰部屈伸動作不相協(xié)調,姿勢不正,或咳嗽噴嚏,卒然迸閃,而致疼痛。因歲邪致病快速,勢如電閃,名為“閃腰”。故當以風論治,方用獨活入太陽少陰之氣分以搜風,細辛入肝腎二經(jīng)之血分以治風,配以防風以加強祛風濕,通經(jīng)絡之功效。降香理氣兼入血分,元胡索理血兼行氣,小茴香行氣,以治淺近之新寒,枳殼理氣,以寬下焦之郁結。經(jīng)曰:邪之年湊,其氣必虛。故又用續(xù)斷,寄生入督脈以補肝腎,通血脈,利骨節(jié),除風濕,更以牛膝強壯筋骨,取其下行之力,直搗病所。全方具有祛風除濕,理氣通滯,補虛鎮(zhèn)痛之作用。 益腎固腰治損腰 損腰,亦稱閃腰,岔氣,急性腰扭傷。通常以氣滯為病設治,針刺宣通滯積之氣,或手法扳動骨節(jié),俾氣機順暢,內(nèi)服亦以理氣通絡止痛為主,佐活血之品。腰痛有諸多原因,風寒痰濕,瘀血滯氣,皆標也。腎虛其本也。所以當益腎固腰以圖其本,內(nèi)服藥物在治療早期即宜增入川斷,狗脊,杜仲等,癥情緩解后更當以這類藥為主以得鞏固。而某些病例或年高肝腎不足,或體弱氣血亦虧,或稍有不慎,轉動間即易病發(fā)損腰,更當注重益腎為治。某,55歲,損腰已經(jīng)多次,昨站立活動之際,驟然挫傷左腰骶關節(jié),酸痛不能俯仰轉側,經(jīng)脈氣血陰滯,大便亦然干結。腰為腎之府,擬以理氣活血固腰補腎。針刺阿是穴并作按揉手法,外敷三色敷藥,內(nèi)服:當歸須9克,炒杜仲15克,川楝子9克,制香附12克,延胡索5克,炙乳香(去油)5克,鹽水炒補骨脂9克,川斷肉12克,巴戟天9克,青皮5克,陳皮5克,甜蓯蓉12克,路路通6克。三日后癥情大為改觀,轉側間尚有酸痛,原方稍予增刪再進二劑,并處調治脾肝腎(平素脾運欠?。┲杷?,緩圖取效。 腰龍湯 [組成]穿山龍10克,入骨丹8克,煅龍骨10克,川續(xù)斷15克,牛入石10克,敗龜版10克,桑寄生10克,全當歸6克,留行子10克,熟地黃10克,骨碎補10克,川杜仲10克。 [用法]加水500毫升,濃煎成15毫升。每天一劑,早晚二次煎服,5天為一療程。 [辨證加減]治腰部陳傷則去入骨丹,加無名異15克;若治風濕為主則去龍骨,牛入石,加防風8克;治慢性腰肌勞損,藥后數(shù)劑癥見日趨轉愈,則原方去山甲、入骨丹、牛入石,續(xù)服幾劑以為養(yǎng)后。 [特點與體會]本方專治腰肌勞損,亦治腰部陳傷及風濕。以補為主,以攻為輔,全方具有補腎壯腰,通經(jīng)活絡,祛風勝濕,舒筋活血之功。 腰痹止痛湯 [組成]骨碎補12克,威靈仙12克,當歸9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熟地12克,延胡索12克,姜黃12克,狗脊12克,杜仲12克,肉蓯蓉12克,枸杞12克,甘草5克。 [功用主治]壯腰補腎,活血化瘀。治療腰椎增生性脊柱炎,腰肌勞損,腰扭傷后經(jīng)久疼痛,腰椎骨質疏松癥。 [用法]水煎服,每日3次。 [辨證加減]腰痛牽涉腿痛加用川牛膝12克,木瓜12克;腰痛痛無定處,加用防風12克以祛風解痙止痛;腰膝重著加用羌活12克,獨活12克以祛風勝濕止痹痛;腰膝冷痛加用桂枝9克以散寒止痛。 臀腿痛藥物治療(荊地細辛湯) 有臀腿痛麻卻無腰及足踝癥狀。 [組成]荊芥6~9克,熟地或生地30~60克,細辛3~6克,蜈蚣三條,牛膝12克,貓人參30克,徐長卿12克,花粉12克,七葉一枝花9克。 在實踐過程中,對虛寒型用藥見效明顯。陽虛與寒邪留滯,適量飲酒可助藥力達病所。但對陰虛內(nèi)熱,或濕熱浸淫者嚴禁飲酒。 腰痛湯 [組成]當歸6克,牛膝6克,紅花10克,杜仲10克,川斷10克,威靈仙3克,生桃仁3克。 [功能主治]活血通絡,強健腰腎。用于一切腰痛。 [用法]水煎服,黃酒為引,日一劑。 辨證施治:五心煩熱者加知母,黃柏各10克,腰脊經(jīng)痛,小便清長者加附子6克,肉蓯蓉10克,勞累后癥狀加重者加寄生,菟絲子各15克 注意事項:治療期間,勿過勞,忌房事,孕婦禁服。 烏龍固腰湯 [組成]制川烏9克,青龍骨30克,遷胡縈12克,川楝子12克,威靈仙12克,乳香9克,當歸12克,制川軍12克,金雀根30克。 [用法]本方用于急性腰扭傷或腰肌勞損時有發(fā)作者。 腰痛中醫(yī)治療 (一)外邪所致腰痛類 1.風濕型:主要證治:腰部發(fā)涼、酸困脹痛,遇陰雨氣候改變加劇,坐臥則痛不減,痛無定處,抽掣作痛,舌白嫩,脈浮澀,常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增生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jié)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某些先天性變異(隱性骶椎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椎間盤突出)等癥。 治法:祛風濕,益肝腎 方藥:獨活寄生湯化裁 獨活10克,桑寄生12克,秦艽10克,防風10克,細辛3克,熟地10克,赤芍1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元參10克,炒杜仲12克,川牛膝15克,黨參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2.寒濕型 主要證治:腰及髖痛,冷痛喜按,熱則舒適,輾轉不利,靜臥亦不能減輕,舌苔白潤或白膩,脈沉緊。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慢性腰肌勞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脊柱炎,增生性脊柱炎等。 治法:祛風除濕,溫經(jīng)活絡 方藥:二炒散合舒筋飲 黃柏9克,蒼術10克,當歸10克,赤芍10克,莪術10克,干姜6克,海桐皮10克,羌活10克,沉香5克(沖),甘草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3.濕熱型 主要證治:腰髖疼痛伴有熱感,酸痛沉重,惡風,口渴,煩悶,遇熱則痛加劇,小便赤澀,苔黃膩,脈濡或細數(shù),見于現(xiàn)代醫(yī)學的急性風濕性腰肌炎,外感腰痛等。 治法:消熱化濕 方藥:四妙散加味 黃柏10克,蒼術10克,川牛膝15克,薏苡仁30克,白術60克,芡實30克,干姜6克,木瓜10克,川斷10克,炒杜仲12克,女貞子15克,功勞葉15克,佛手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二)腎虛腰痛類 1.腎陽虛型 主要證治:腰膝酸軟痙痛,綿綿不絕,少腹拘緊,面色白,四肢不溫,大便溏稀,舌淡,脈沉細無力。常見于老年性骨質疏松癥,慢性腰肌勞損,增生性脊柱炎,慢性腎炎等疾病。 治法:溫補腎陽。 方藥:右歸丸 熟地10克,山藥10克,山萸10克,枸杞子10克,菟絲子10克,鹿角膠10克,肉桂6克,制附片10克(先下),炒杜仲15克,當歸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2.腎陰虛型 主要證治:腰膝酸軟,纏綿不絕,心悸,失眠,口干咽燥,五心煩熱,面色漸紅,男子遺精,女子月經(jīng)不調,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常見于慢性腰痛,胸腰段結核,慢性腎炎等病。 治法:滋陰清火 方藥:左歸丸 熟地10克,山藥10克,菟絲子10克,枸杞子10克,鹿角膠10克,川牛膝15克,山萸肉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三)跌仆閃挫腰痛類 1.血瘀型 主要證治:腰前發(fā)酸如針刺,轉側不利,活動受限,痛在定處,傷處腫脹痙攣,壓痛,腹脹便干,飲食不佳,舌紫暗或有紫斑,脈弦細,常見于急性腰扭傷,胸腰段壓縮性骨折,棘間韌帶損傷等疾病。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加味桃紅四味湯 當歸10克,赤芍10克,紅花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川斷10克,炒杜仲15克,木瓜10克,羌活10克,炒大黃3克,制乳香6克,制沒藥10克,甘草10克,黃酒引。水煎服。一日2次。 2.氣滯型 主要證治:腰部脹痛,活動受限,脅肋竄痛,痛無定處,常有呼吸,咳嗽震動腰痛之癥,疼痛和情緒有關,舌紫暗,脈沉緩或弦澀,常見于急性腰扭傷,椎間盤脫出,更年期綜合征,老年性骨質疏松癥等疾病。 治法:理氣止痛 方藥:加味烏藥順氣散 白芷6克,白術15克,陳皮10克,青皮10克,烏藥10克,木香6克,肉桂6克,破故子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2.勞損型 主要證治:勞累后腰痛加重,休息后緩解,四肢倦怠,飲食不佳,苔薄白,脈細緩,常見于慢性腰肌勞損,椎間盤脫出,棘間韌帶損傷,后關節(jié)紊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癥等病。 治法:益氣祛風止痛 方藥:金毛狗脊湯或用補腎止痛湯 金毛狗脊12克,制川烏6克(先煎),制草烏6克,露蜂房10克,蟬蛻10克,木瓜10克,川牛膝15克,川斷10克,炒杜仲15克,石楠藤12克,防已15克,制乳香6克,制沒藥10克,水煎服,一日2次。 補腎止痛湯 當歸10克,白術12克,川斷10克,炒杜仲15克,破故子10克,毛姜10克,桃仁10克,木香6克,炒大黃3克,烏藥10克,青鹽少許。水煎服,一日2次。 通痹湯 [組成]制川烏15克,制草烏15克(另包),全蟲10克,骨碎補15克,白芥子5克,白芷15克,雞血藤30克,紫草茸6克,大熟地30克,麻黃6克。 [功能主治]溫經(jīng)散寒,活血止痛。用于坐骨神經(jīng)痛及慢性腰腿痛,并對各種骨質增生癥亦有良好效果。 [用法]先將川,草烏水煎40分鐘后再下其他藥,沸后再文火煎45分鐘至1小時,取藥液250ml,再在藥渣中加水煎40~50分鐘,取藥液200ml左右,兩煎合在一起,早晚分服。服后半小時酸痛漸減,若用藥后出現(xiàn)血壓升高,血沉快或關節(jié)腔有積液,可加生石膏30克,諸癥可消。 接骨,骨折,損傷 接骨消瘀散(外用) [組成]:紅花、白芷、五加皮。 [功用主治]軟組織損傷和骨折,骨關節(jié)慢性炎癥、各種痛證等。 [用法]將以上藥物其研成極細粉末,加飴糖或蜂蜜、醋、酒調成軟膏,外敷局部。24小時更換一次。急性軟組織損傷3次為一療程,骨折,陳舊性軟傷、骨關節(jié)及軟組織慢性炎癥7次為一療程。一般使用一個療程后,間歇2~3天再用。 [特點與體會]:止痛迅速。一般敷藥后疼痛即刻緩解;具有明顯的消腫及促進骨痂生長作用。少數(shù)女性患者敷藥后局部可出現(xiàn)皮炎。 三色敷藥 [組成]紫荊皮(炒黑)240克,黃金子(去衣、炒黑)240克,全當歸60克,赤芍60克,丹參60克,牛膝60克,片姜黃60克,五加皮60克,木瓜60克,羌活60克,獨活60克,白芷60克,威靈仙60克,防風60克,防已60克,天花粉60克,川芎30克,秦艽30克,連翹24克,甘草18克,番木鱉60克。 [用法]上藥研細末,和勻,用飴糖或蜂蜜調和如厚糊狀,置缸內(nèi)備用。使用時攤于韌性紙張或紗布墊上,約0.3~0.4公分厚,上蓋桑皮紙一層,敷于患處。隔三到五日更換。需要時可在桑皮紙上局部或全部加其他藥膏如涼血清熱的金黃膏,護膚生肌的紅玉膏等或桂麝丹,接骨丹等摻藥。 [特點與體會]引藥膏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續(xù)筋骨、利關節(jié)。主治一切傷筋骨折,青紫腫脹,疼痛難忍,亦治陳傷及寒濕痹痛。方中的主藥是紫荊皮和黃金子,用量明顯重于其他藥物。紫荊皮苦平,善于活血消腫,又能解毒?!断蓚魍饪萍灧健酚幸粍俑?,僅以紫荊皮合白芷治初生癰腫。此類癰疽等病患是氣血不從,逆于內(nèi)里為病。治以活血消散,涼血解毒為先。今用治損傷,活血消腫又解瘀毒,頗為得當。黃金子辛苦溫,能溫經(jīng)散瘀行氣除痰,祛風止痛。今以二味合用為君,消散瘀結而得腫退痛止之功。損傷后的外用敷藥多偏于涼性,而三色敷藥偏溫。血本喜溫而惡寒,溫能運化散瘀。所以本方可用于損傷后各個時期,也可治陳傷及寒濕痹痛。 藥名以三色為原由藥鋪加工時,黃金子搗去衣膜,炒成黑色,研末為一包,紫荊皮微炒為紫色,研末后作另一包,其他藥物研末后合為三包。這是三包不同顏色的藥末,因此原名三色敷藥。自行混合均勻并用飴糖調制后成藥膏,仍稱三色敷藥。 麒麟散 [組成]血竭60克,乳香30克,沒藥30克,制錦紋30克,地鱉蟲30克,杜紅花60克,當歸尾120克,黃麻炭45克,參三七15克,煅自然銅30克,雄黃24克,辰砂6克,冰片3克。 [用法]共為細末,和勻。每日服1.5~3克,開水或黃酒送服。傷在上肢飯后服,傷在下肢飯前服,尤以晚飯前后服為宜。 [功用主治]散瘀生新,理傷續(xù)斷??捎糜谝磺袚p傷,諸凡骨折,脫臼,傷筋等。既可在使用湯藥時同時囑服,也可單獨使用。 [特點與體會]血竭為散瘀血,生新血要藥,主治“內(nèi)傷血聚,金瘡折”等。為本方君藥。但血竭專主血分,佐“雖主血病,而兼入氣分”的乳香,沒藥,則散瘀活血又能推陳致新。地鱉、三七、紅花,歸尾亦佐逐瘀理傷,破積通絡之功。大黃用制錦紋,說明本方并非峻攻,而屬緩行,因為傷損瘀血難以藥后即祛,宜漸除方得清徹。自然銅散瘀血,續(xù)筋骨。雄黃解瘀毒,消腫散積,又能化積血為水以得消散,辰砂能通血脈安神定志。冰片則走竄,引藥入達傷處。黃麻炭甚少應用,作用為“破血,通小便”?!暗驼蹅弁唇庸欠剑狐S麻燒炭,頭發(fā)炭各一兩,乳香五錢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立效?!笨梢婞S麻為治傷良藥。 珊瑚接骨丹 [組成]珊瑚10克,石決明30克,降香20克,乳香20克,代赭石20克,爐甘石20克,沒藥20克,西紅花5克,寒水石20克,杜仲20克,銀珠10克,麝香1克,三七10克,黃瓜子20克,自然銅20克,石膏20克。 [用法]以上十六味除麝香另研。其余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再兌入麝香細粉,混勻,制成黃豆大小丸。銀珠掛衣,涼干,備用,一次9~13克,1日2次,白開水送服。 [功用主治]各種類型的新舊骨折,脫位,骨痂不易形成,廢用性脫鈣,肌肉,肌筋,韌帶損傷,半月板損傷等。 [特點與體會]當?shù)乩习傩辗Q其為“萬能丹”。 仙靈接骨丸 [組成]仙靈脾,土鱉蟲,骨碎補,川斷各等份。 [用法]以上諸藥共研細粉,蜂蜜為丸,每丸重9克。每日3次,每次1丸,溫鹽開水吞服,兒童用量酌減。 [功用主治]補腎接骨,活血散瘀,促進骨痂的生長。適用于各種各型新鮮骨折以及陳舊性骨折對位對線良好者。 正骨七吊散 [組成]白芥子300克,五加皮350克,生大黃300克,自然銅300克,香白芷300克,楠香木300克,山梔子300克,姜黃末200克,煅乳香150克,沒藥150克。 [用法]諸藥依法共研為細末,烘干備用。按傷患處范圍大小,酌情用藥。使用時以冷茶葉水加金霉素眼膏半支,共攪攔成濃糊狀,涂抹傷患處,后用不易吸水之紙或塑料薄膜包蓋,再用繃帶包扎。若治療陳舊性挫傷則加入少量白酒攪拌。一天換藥一次。 [特點體會]本方系外用藥,專治軟組織挫傷及傷筋,骨折早期。全方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功。 臨床應用時切勿專用酒攪拌,否則易致皮膚過敏瘙癢。應用本方治療停藥后,局部皮膚會遺留淺黃及淺紫黑相兼之色,此系梔子與自然銅之色所致,幾天后自然逐漸消失。皮膚破損或開放性骨折須待創(chuàng)口愈合后方可使用。本方一般無副作用,若偶有皮膚過敏,可用膚輕松軟膏擦抹患處,則可痊愈。 珠碧沉香散 [組成]珍珠5克,琥珀25克,梅片5克,沉香50克,桔皮50克,京墨50克,秋石丹50克,柿霜粉50克。 [用法]諸藥依法共研為極細粉末,密封備用。 重癥每用2~3克,日3~4次;輕癥1.5~2克,日2~3次。溫開水送下。 [特點體會]本方主治跌打損傷所致之吐血,咳血、痰喘癥重者。全方具有涼血止血,降氣定喘、止咳化痰之功效。 如若陳傷之咳、吐血,病人體虛,且治之難以收功者,以此藥散20克,麥芽糖250克,調勻后隔水燉。共分十次服。每天2~3次,溫開水下。 梔乳散 [組成]梔子,乳香,大黃等量研為細末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傷及無破口的紅腫痛熱之癥。 [用法]用溫開水調藥末外敷于傷部,每日1次。 活血止痛丸 [組成]黨參9克,當歸10克,骨碎補9克,破故紙9克,海馬3克,川芎9克,自然銅10克(醋煅),杜仲12克,梔子9克,乳香9克,沒藥9克,黃瓜子10克,紅花9克,三七3克,枳殼9克。 [功用主治]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健脾固腎,清熱及接骨。用于外傷腫痛,骨折脫位及關節(jié)扭挫傷的中后期,尤其對骨折延遲愈合有效。 一盤珠湯 [組成]當歸9克,芍藥6克,木香6克,生地9克,紅花6克,赤芍9克,續(xù)斷12克,桃仁6克,川芎6克,澤蘭9克,蘇木6克,乳香6克,沒藥6克,甘草6克,大黃6克。 [特點體會]一盤珠湯為祖?zhèn)黩灧?,是治療急性軟組織損傷及骨折脫位早期的通用方。功能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消炎鎮(zhèn)痛。 充髓養(yǎng)血湯治療骨不連 [組成]熟地9克,當歸9克,白芍9克,白術4.5克,黨參9克,黃芪9克,補骨脂4.5克,甜蓯蓉9克,枸杞子9克,陳皮4.5克,鹿角片12克,千年健9克。水煎服。 [特點體會]8例7例治愈。 林如高正骨水 [組成]淮牛膝,紅花,歸尾,生草烏,生川烏,木瓜,樟腦,五加皮,三七粉,三棱,榕樹須,鐵樹根,白花風不動。 [用法]95%酒精適量密封浸泡一個月后,過濾藥渣,另加薄荷腦,梅片。同時將藥水涂擦患處,每日2~3次。 藥水能舒筋止痛消腫。適用于一切跌打損傷,如果配合按摩理筋效果更佳。 續(xù)骨散 [組成]穿山龍,骨碎補,煅狗骨,煅自然銅,煅毛螃蟹,楠香,側柏葉,鹿含草 [用法]共研粉末,用酒水各半調成糊狀敷貼患處,每日1次,每次八小時。 治療骨折延遲愈合和骨不連的有效方藥。 矯正接骨膏 [組成]蕎麥面250克,羊角灰15克,人中白9克,蜈蚣10條 [功用主治]矯正骨折畸形愈合,功能不能恢復者。 [用法]共研細末,每用20~30克,放糖瓷杯內(nèi),加陳醋調成稠膏,在火上加熱,并用竹筷攪動使粘,攤布上敷畸形處,外用布帶固定,二日換藥一次,至愈為止。 [特點體會]羊角灰,即用羊角一只,在燒紅的爐口上潦燒,隨起松泡一層,用刀刮下,再燒再刮,即得。有軟化骨質作用。 敷后局部搔癢起紅點,屬正常反應。如起水泡較小的,繼續(xù)用藥,如起大水泡時,可暫停敷藥,待水泡消失后再敷。 烏雞接骨丹 [組成]五加皮90克,骨碎補60克,松香30克,桂枝15克,生大黃15克,麝香0.3克(研細后入) [功用主治]骨折延遲愈合。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用公雞一只(毛色不限),扭死干撥去毛,搗為泥狀,再將藥末分3~4次兌入搗勻成膏,干濕適度(藥末多余的棄之不用),攤布上約一指厚使平,然后摻麝香,包敷骨折處,外用夾板布帶固定,24小時拆除。 [特點體會]因活公雞扭死搗爛受創(chuàng),產(chǎn)生促使創(chuàng)傷修復的物質,透入毛竅,進入人體發(fā)揮作用,所以制作時間要短,動作要快,超過四小時者無效。公雞腸雜棄之不用。砸雞用石板,鐵錘要洗凈,二,三個帶圍腰,一齊動手。 如同一患者連續(xù)用此方,間隔時間不能少于12天,否則無效。無麝香時可不用,效果不受影響。 加減接骨丹 [組成]當歸3克,桂枝3克,三七3克,兒茶3克,乳香3克,沒藥3克,骨碎補3克,血竭9克,紅花0.9克,辰砂2克 [用法]共為細面,加紅糖125克,混合均勻,分成七包,第一天吃2包,其余每天吃一包。 [特點體會]使用效果滿意,每一病人,開方即可買到藥物,制作不困難,甚為方便。 小兒傷者可根據(jù)年齡分成14包或16包,早晚各服1包。 促進骨折愈合系列方 壯筋補骨丸 [組成]當歸6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炒熟地12克,杜仲60克,無名異30克,川續(xù)斷45克,五加皮45克,骨碎補90克,桂枝30克,田三七30克,劉寄奴60克,土元90克,自然銅30克,黃芪90克,虎骨30克,破故紙60克,菟絲餅60克,黨參60克,木瓜30克。 [用法]共研細末,蜜為丸,每丸重6克。成人每天早晚各服一丸,小兒酌減,黃酒為引。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醫(yī) 藥方 腰痛 頸椎 坐骨神經(jīng)痛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2829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