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2019年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天氣》第8課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教學設計
《新教科版2019年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天氣》第8課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教科版2019年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天氣》第8課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教學設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新教科版2019年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第三單元《天氣》第8課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教學設計 8.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教材簡析】 通過前面7篇課文的學習,學生經歷了將近一個月的《天氣》單元學習,夕會運用多種感官和簡易工具,收集了大量關于天氣的信息,完成了 “天氣日歷”的記錄和整理。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和了解目前氣象部門是怎樣收集數(shù)據(jù)和制作天氣預報的。 聚焦板塊,提出本課核心任務——“預測未來天氣,制作天氣預報”。這一內容是在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的基礎上,對本單元內容進行了延伸與拓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天氣預報是如何做出來的,也為了更好地激發(fā)他們對研究天氣的興趣。 探索板塊,主要是通過不同形式的資料閱讀,幫助學生了解天氣預報包含哪些信息,制作天氣預報需要經歷哪些環(huán)節(jié),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天氣預報的制作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 通過研討活動,學生綜合所學的天氣知識,體會科學技術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 【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的學習和根據(jù)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學生們已對天氣預報并不陌生。但是天氣預報究竟是怎么樣制作出來的,三年級學生幾乎都是不知曉的。學生學完本單元前7課氣象學內容的基本知識后,腦海中對天氣的觀測方法認知基本就停留在最基礎的層面,加上校園氣象站條件有限,很多先進的儀器無法引入,因此氣象學涉及到的前沿科技,學生了解甚少。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天氣預報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氣象部門制作并發(fā)布。 2.制作天氣預報,大致有以下五個步驟:數(shù)據(jù)收集、數(shù)值天氣預報、氣象員做出預報、天氣會商、發(fā)布天氣預報。 科學探究目標 1.通過觀察天氣預報,了解天氣預報所包含的信息。 2.能夠根據(jù)資料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 科學態(tài)度目標 1.意識到天氣預報的制作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氣象員們要付出大量艱苦的勞動。 2.天氣預報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huán)境目標 1.意識到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天氣預報包含的信息越來越多,制作過程越來越精密。 2.隨著社會的進步,氣象學的研究在不斷深入和發(fā)展,人們對天氣的預測將會越來越準確。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體會科技的發(fā)展。 難點: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流程。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小組:稿紙、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預設7分鐘) [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 1. 提問:我們已經學習了觀察和記錄天氣。那怎么知道我明天出門是否需要帶傘呢?(預設:看看天氣預報。) 2.是的,天氣預報就在預測未來的天氣。古往今來,人們一直很熱衷于研究如何預測未來的天氣。 ①在3000多年前的商周時期,人們會在烏龜殼上面寫一些天氣,然后把烏龜殼放在火上燒,燒著燒著龜殼會裂開,裂縫指著哪種天氣,比如雨,古人就預測明天要下雨了。如果裂縫指著晴,那就預測明天晴。 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這種方法準嗎?為什么?(預設:不準。) ②我國早期的醫(yī)學經典《皇帝內經》十分重視疾病與氣候之間的關系。 ③西漢時期,我國科學家張衡發(fā)明了一種測定風向的儀器——候風儀,又叫相風銅鳥。它可以隨著風轉動,風吹來時,鳥頭也會轉過來,迎著風,展開翅膀,它好像要飛翔的樣子。這簡直就是風向標了。 我們國家真了不起!后來歐洲也出現(xiàn)了類似的儀器,但是比我國的相風銅鳥晚了1000多年呢。到了晉代,人們將銅鳥改為了木鳥,更輕便,轉動也更靈活了。 ④唐代李淳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科學家。他根據(jù)風對樹木的影響,給風定了10個等級。1000年后,英國學者把風劃分為0到12級。 ⑤到了宋朝,人們對氣象的認識就更加豐富了,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了閃電、冰雹、氣候帶等,秦九韶在《數(shù)書九章》中列了四道測雨雪的算式,可以用來測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⑥元代天文學家郭守敬設計并制造了現(xiàn)存最早的觀象臺,這個觀象臺在我國河南省。 ⑦到了明清時期,隨著傳教士進入中國,中西方氣象學研究成果開始融合。明朝鄭和下西洋時,他的船隊設有專門觀測氣象的人員。到了清朝成立了類似我們現(xiàn)在的氣象部門,叫做“欽天監(jiān)”。 3.揭示課題:那到了科技發(fā)達的今天,我們的天氣預報究竟又是怎樣制作出來的呢?(板書) 二、探索: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預設25分鐘) [材料準備:每位同學一張稿紙、學生活動手冊] 1.這是氣象站目前正在使用的氣象觀測儀器。介紹部分儀器。 2. 提問:那天氣預報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呢?誰來說一說? 為了讓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播放視頻。) 4. 大家都看過天氣預報節(jié)目吧!請大家根據(jù)老師的資料(建議:當?shù)厍皫滋斓臍庀筚Y料),準備一篇氣象播報稿。然后小組內先來輪流播報,再請小組內最佳天氣小主播來臺上,為我們播報天氣預報。 學生準備,小組練習,上臺展示。 三、研討:天氣預報未來的發(fā)展(預設8分鐘) [材料準備:多媒體課件] 1.提問:準確的天氣預報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請設想一下未來的天氣預報會有哪些發(fā)展和改變呢?說說你的推測和理由。 2.天臉介紹 我們氣象部門正在借助人工智能的算法,讓“天臉”像“人臉”一樣變得可被識別。這是目前正在嘗試的天臉攝像頭,它能自動識別云狀、云量、結霜等天氣現(xiàn)象,讓天氣要素能更實時、精準地被觀測。 【板書設計】 當?shù)氐奶鞖夂蜌夂蛱攸c 8.天氣預報是怎樣制作出來的 氣象衛(wèi)星 探空氣球 氣象員做出天氣預報 數(shù)值天氣預報 超級 計算機 觀測資料 天氣雷達 地面觀測站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1.先請學生看書本圖片說一說,填一填天氣預報的基本流程。 2.交流學習后,再對照剛才自己的填寫,進行修正。 【作業(yè)設計】 1. 在衛(wèi)星云圖中,綠色區(qū)域表示( )。 A.海洋 B.陸地 C.云區(qū) 2. 全球不同的地區(qū)放飛探空氣球的時間應該( )。 A.全球統(tǒng)一 B.由國家決定 C.由地區(qū)決定 3.(多選)氣象員對未來一定時間內的天氣做出預報需要結合哪些信息?( ) A.地面觀測站的儀器獲取的觀測資料 B.超級計算機做出的數(shù)值天氣預報 C.當?shù)氐奶鞖夂蜌夂蛱攸c-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天氣 新教 2019 小學 三年級 科學 上冊 第三 單元 天氣預報 怎樣 制作 出來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479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