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琵琶行并序》
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琵琶行并序,琵琶行并序,語文,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琵琶行并序,骨干教師,競賽,比賽,作品,教學,課件,設計方案,實踐,報告,講演,呈文,琵琶行
琵琶行教學實踐報告(指導思想,設計方法等說明)琵琶行是語文(必修四)課本古典詩歌單元里的一篇課文。是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寫的一首歌行體敘事長詩,是我國古代敘事詩和音樂詩中的“千古絕唱”。它最大的藝術特點是用極富音樂性的語言摹寫音樂形象,通篇體現了深刻的思想內容和高超的藝術技巧。這篇課文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學生。他們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識積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應該沒有問題,可以在課前完成。而如何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感受一篇融音樂、文學于一爐的抒情敘事詩是我重點思考的問題。我想只有讓學生反復誦讀和相互交流才能彌補學生在鑒賞方面的缺乏和不足。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再加上我認為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老師講的過多也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所以我覺得采用誦讀法和師生討論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比較適合。此外還要求學生在課前疏通字句,解決字詞問題。學生畢竟沒有很高的文學和音樂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只是枯燥的傳授知識效果未必好,還應輔以多媒體課件的使用。尤其是讓學生聽春江花月夜、十面埋伏等古樂,有利于學生對文章中的音樂有個感性的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精讀(把握語氣、節(jié)奏、感情),通過提問設計、板書設計,師生討論分析等來掌握本詩的特點和思想情感,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一、實踐過程按照“整體感知局部研讀綜合領悟遷移提高”的思路進行教學。1.導入新課:在課前先給學生放一段高山流水的古曲,讓學生在明快的節(jié)奏中感知音樂中的“高山”“流水”,先進入音樂欣賞的氛圍。然后在音樂的背景中我開始講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2.分析課文:(1)在春江花月夜的琵琶聲中讓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然后回答問題:文章主要寫了幾個內容。學生通過整理可以概括出:文章主要寫了琵琶女的琴聲和詩人的感受兩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琴聲和感受兩個方面來描述詩人和琵琶女的這場偶遇,抒發(fā)“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2)分析文章內容:第一條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學生通過討論可以找到: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一節(jié),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三節(jié),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節(jié)。在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中,學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對聲音的描寫技巧。第一次演奏,即第一節(jié)。我設置如下問題:a,這一段音樂描寫屬于什么描寫?b,從這里的景物描寫中可以看出琵琶女演奏的是怎樣的音樂?第二次演奏,這是文章的重點部分。對音樂的描寫尤有獨到之處。音樂形象是難以捕捉的,如何借助語言把它變成讀者易于感受的具體形象呢?為什么讀著白居易的文字就仿佛親耳聽到了音樂一般?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回答這幾個問題。這一部分主要在于品味作者描寫音樂的妙處,通過回答上面的問題,學生可以概括出作者描寫音樂的方法:a,詩人善用比喻,用一連串比喻反復形容?!按笙亦朽腥缂庇?,小弦切切如私語”這些詩句都是用生活中具體的聲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繪了虛渺飄忽,過耳即逝的各種不同的音樂節(jié)奏和旋律。b,善用擬聲詞和雙聲疊韻詞。c,側面烘托的手法。d,在對樂曲的描寫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寫彈者和聽者的感情交流,如“未成曲調先有情”“似訴平生不得制”“說盡心中無限事”“別有幽愁暗恨生”等等,都讓人感到那琵琶聲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聽者的共鳴。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節(jié),讓學生反復誦讀,自己品味。第二條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對應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作者相應有三次感受。學生在文中不難找到。第一次感悟中可以讓學生回答怎樣的問題,a,你能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作者初聽聲音時的心情嗎?b,你從哪里捕捉到了作者的心情?c,這樣的環(huán)境描寫烘托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第二次感悟在文章的第四節(jié),是文章的難點部分。為了更好理解文章主題,要聯系琵琶女的身世來感知文章。在這里我打算問這樣幾個問題:a,哪些句子能夠體現出作者的心情?b,詩人聽了琵琶聲,知道了琵琶女的遭遇,心底發(fā)出的最大的感慨是什么?c,為什么詩人說他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淪落人”?第三次感悟在文章的最后一節(jié),要學生回答:如何理解“江州司馬青衫濕”?(3)小結:全文結束后,設計提問:詩人為什么不知道琵琶女遭遇之時便已經聽出了音樂中的情感?(過渡到白居易的處境)學生分組討論,交換意見。二、收獲與體會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兩節(jié)半課時。開始半節(jié)課(前半節(jié)課主要講解上一篇課文沒有完成的內容)主要介紹白居易,講解琵琶行序言,通讀全文,糾正字音等工作。第二節(jié)課開始串講課文,重點講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樂描寫,串講完第二段后,引導學生反復朗讀。然后讓學生根據“前奏輕重音交織滑澀抑揚高潮尾聲”的提示,對第二段進行分層次。在串講第二段時,同樣提到了在“銀瓶乍破水漿迸”之前出現“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句子在文學手法上的需要。同時引導學生體會“別時茫茫江浸月”和“唯見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寫的句子在表達感情上的作用。第三節(jié)課,前半節(jié)課重點在于串講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后半節(jié)課則在于簡單地介紹李憑箜篌引并讓學生思考、討論李憑箜篌引與琵琶行在音樂描寫上的不同點。這樣的文章重點不在翻譯(教師不能糾結于一些字詞的講解),而在于理解和體會。所以,這樣的文章對教師的語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沒有好的語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語言引起學生的聯想,是無法使學生體會到文章內在的魅力的,對琵琶女的遭遇,對白居易的現實,學生也就不會產生一絲的同情。教師的講解要富有感情,教師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學生需要在教師的語言中讀出同情,學生才能體會同情。這一點上,我在這堂課的教學中不是做得非常好,雖然我盡量用語言去感染學生,但很明顯,感染力不夠,我能體會到學生已經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覺得程度不夠,這個責任在老師。三、問題與建議1雖然沒有表演課的精致與完美,但讓學生體驗到了粗糙中的真實,平實中的真情。2“非指示性”教學中學生的活動量很大,本節(jié)課一個課時根本不夠,以后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不要在學生專心研讀的過程中“截流”,也不要在學生盡興交流與討論時“快刀嶄亂麻”。既然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就要舍得把時間給他們。沒有讓學生完全放開手腳?!?靜心想想,發(fā)現學生的發(fā)言面、參與度還不夠廣。雖然課堂上學生的學習不只是外顯的。歸納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班級中的十四五位同學太踴躍了,一有發(fā)言機會他們就搶著說;二是同學與我這位臨時教師不熟悉,內向的同學就不發(fā)言了;三是教師提供的自由發(fā)言機會高于隨機指定的發(fā)言機會。以后要使隨機指定發(fā)言的比例與自由發(fā)言比例基本對等。4學生的研讀欣賞大多粗糙淺短,不細膩,不深刻。比如“白居易對琵琶聲的描寫生動貼切,讓人身臨其境,并感受到作者凄涼、失意的心境。讀此文即在讀歌、讀樂,不愧為千古名篇?!薄白髡咴诿鑼懪门畷r運用了動作、細節(jié)描寫,并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想象力,將琴聲的絕妙之處寫得淋漓盡致,簡直把這一幕景象寫活了,使讀者看了仿佛身臨其境。”研讀欣賞文要寫上兩百字左右,才能寫出細節(jié),寫出情境,才能使自己的研讀欣賞細膩深刻起來。當然這是第一次,訓練多了,引導多了,就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要真正提高,還需要課外閱讀,需要文化積淀。所以“非指示性”教學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都是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學生需要課外閱讀,需要文化積淀,作為教師,則更加需要。
收藏
編號:2010996
類型:共享資源
大小:720.24K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19-11-13
50
積分
- 關 鍵 詞:
-
琵琶行并序
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琵琶行并序》
骨干教師
競賽
比賽
作品
教學
課件
設計方案
實踐
報告
講演
呈文
琵琶行
- 資源描述:
-
語文 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琵琶行并序》,琵琶行并序,語文,市骨干教師競賽作品(教學案+課件+設計方案+教學實踐報告):《琵琶行并序》,骨干教師,競賽,比賽,作品,教學,課件,設計方案,實踐,報告,講演,呈文,琵琶行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