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 第二十章 自然災害與防治 第一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課件.ppt
《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 第二十章 自然災害與防治 第一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 第二十章 自然災害與防治 第一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課件.ppt(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二十章 自然災害與防治,第一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一、自然災害 1.含義 自然災害是指由于 自然異常變化 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wěn)、資源破壞等現(xiàn)象或一系列事件。 2.主要類型,,3.特點 區(qū)域性、危害性、突發(fā)性、漸發(fā)性、 鏈發(fā) 性(干旱——沙塵暴,干旱——蟲災)。 4.世界主要自然災害帶,,二、自然災害的影響 1.衡量標準 災情的大小通常以 人類社會 和自然災害的損失為衡量標準。 2.表現(xiàn) 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自然資源與環(huán)境破壞。 3.自然災害造成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異 地球上不同的大洲、不同的國家,甚至在同一國家的不同地區(qū),由于 社會經濟發(fā)展 水平不平衡,自然災害的影響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種自然災害,危害程度也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差異,在災害強度相同的情況下,經濟發(fā)展水平高,但防抗災害能力弱的地區(qū),自然災害危害程度高;相反經濟發(fā)展水平低下,但防抗災害能力強的地區(qū),自然災害危害程度低。 三、人類活動對自然災害的影響 (1)人類活動影響地表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程度。 (2)人類活動影響受災體的易損程度。 (3)人類活動對災情的“放大”和“縮小”。 (4)社會發(fā)展不同階段的災情變化。,,,考點二,考點一,考點一 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與分布,1.自然災害的形成條件及災害系統(tǒng),自然災害系統(tǒng)是由孕災環(huán)境、致災因子、受災體和災情共同組成的具有復雜特性的地球表層變異系統(tǒng),災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相互綜合、相互作用的結果。如下圖所示:,考點二,考點一,2.主要自然災害的成因和分布,考點二,考點一,3.世界各大洲的自然災害特點,考點二,考點一,典例 (2015新課標全國卷Ⅱ)近年來,沿海地區(qū)城市遭受嚴重澇災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讀圖分析M市易出現(xiàn)重度澇災的自然原因。 【解題思路】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洪澇災害形成的自然原因。容易出現(xiàn)重度洪澇的自然原因可以從圖中等高線分布、排洪通道數(shù)量、海水的頂托、臺風影響等方面分析回答。 【參考答案】 地處平原,地勢低平,受南部山區(qū)洪水和河流上游匯水的共同影響;排洪通道少,且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頂托,排水不暢;處于臺風過境或登陸區(qū),臺風常帶來強降雨。,,,考點二,考點一,(2016河南濮陽統(tǒng)考)尼泊爾位于亞洲南部,是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國家。2015年4月25日,該國發(fā)生8.1級地震,當?shù)厝藛T傷亡嚴重,多個登山基地大本營因次生災害被掩埋,搜救困難。,指出尼泊爾地震多發(fā)的原因及可能發(fā)生的次生自然災害。 原因:尼泊爾位于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地殼運動活躍??赡馨l(fā)生的次生自然災害:滑坡、雪崩、泥石流等。,,考點二,考點一,考點二 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1.自然災害的影響 (1)人員傷亡。 自然災害能給人體造成死亡、傷殘等生理傷害,以及恐慌、憂愁、痛苦等心理和精神傷害。對人類生理、心理的損害是自然災害產生的最嚴重后果,因此人是防災、救災中的首要防救對象。 (2)財產損失。 ①直接經濟損失:自然災害對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機場、船舶、廠礦、文物古跡等財產造成的損毀。 ②間接經濟損失:是指停產停工、交通通信中斷等導致物資生產流通、商貿金融、社會結構和管理等方面的損失。 (3)自然資源與環(huán)境破壞。 ①自然資源與環(huán)境破壞的災情特點。 作為受災體,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與人、財產相比具有不同特點,因此受災后所表現(xiàn)出的災情特點也不同。,考點二,考點一,②自然災害對不同類型資源的影響。,考點二,考點一,2.人類活動對自然活動的影響 (1)人類活動影響地表活動的穩(wěn)定程度。 ①增加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程度。,考點二,考點一,②降低環(huán)境的穩(wěn)定程度。,考點二,考點一,(2)人類活動影響受災體的易損程度。 ①影響人自身的易損程度。,②影響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易損程度。,考點二,考點一,③工程措施可以改變受災體的易損程度。,(3)人類活動對災情的“放大”和“縮小”。 ①不同地區(qū),人類活動對災情的“放大”和“縮小”。,考點二,考點一,②高風險區(qū),人類活動對災情的“放大”和“縮小”。,人類活動會加劇自然災害 人類不合理的、過度的開發(fā)利用自然資源會造成生態(tài)破壞,導致環(huán)境承載能力下降,不穩(wěn)定性增強,加劇災害的發(fā)生;人類活動會使地表財富積累增多,加劇災害損失程度。,考點二,考點一,典例 (2016鄂豫晉冀陜五省聯(lián)考)2015年7月17日下午,陜西省多地下起冰雹,冰雹部分大小如鵪鶉蛋(如圖乙)。圖甲為全國各月冰雹日占全年的比例圖。,說出我國冰雹日最多的季節(jié)及冰雹產生的主要危害。 【解題思路】 本題考查冰雹的季節(jié)分布與危害。最多的季節(jié)可以結合坐標圖信息分析得出。產生的危害可以從對農作物、樹木、人畜、建筑物、交通、通信設施等方面分析回答。 【參考答案】 夏季。毀壞農作物和樹木,造成人和動物傷亡,損害建筑物,危害交通和通信設施。,,,考點二,考點一,(2015山東威海二模)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下圖為太平洋西岸某熱帶海岸剖面。海岸線附近村莊夏秋季節(jié)因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而損毀。,說出該村莊此季節(jié)易遭受的主要自然災害類型及帶來的危害。 主要自然災害類型:臺風。帶來的危害:臺風帶來狂風、特大暴雨、風暴潮。,,災害之間聯(lián)系性的判斷方法,1.分清主災和次生災害。 在判斷哪些災害之間能形成災害鏈時,分清主災能誘發(fā)出哪些次生災害是關鍵。 2.看看能否形成災害鏈,例如:,典例 (2014新課標全國卷Ⅰ)下圖所示區(qū)域地處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斷裂帶。2013年4月20日,這里發(fā)生了7.0級強烈地震。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區(qū)出現(xiàn)多次降雨。本次地震后,圖示區(qū)域發(fā)生了嚴重的次生地質災害。,,說明本次地震后,圖示區(qū)域發(fā)生嚴重次生地質災害的原因。 【解題思路】 本題主要考查地質災害產生的原因。本次地震后引發(fā)的次生地質災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分析該地區(qū)本次地震后次生地質災害嚴重的原因需要從地形、地貌、水文等方面進行。 【參考答案】 圖示區(qū)域(地處斷裂帶)巖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強烈地震造成震區(qū)巖體松動、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質災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劇,引發(fā)泥石流。,,,(2015河南八市重點高中質檢)2014年8月3日16時30分云南省昭通市魯?shù)榭h發(fā)生6.5級地震,余震1335次。震區(qū)人口密度大,降雨多并且伴有雷電,給救援帶來極大困難,此次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下圖示意本次地震地理位置。,指出本次地震容易誘發(fā)的次生災害,并分析此次地震造成巨大人員傷亡的原因。 次生災害: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原因:震級高、震源淺、震中地質條件復雜;地震造成嚴重崩塌、滑坡及大量地質災害隱患;雨季降水多,易誘發(fā)泥石流;災區(qū)人口密度大,救災難度大。,,1.(2015新課標全國卷Ⅰ)圖a示意某地區(qū)地形及M城位置,圖b示意M城年內各月氣溫與降水量。2011年,該地區(qū)9、10兩月降水量遠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分析M城水患嚴重的自然原因。 1.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勢低平。全流域徑流均匯集到M城附近入海。降水量大而且集中,河水常受海潮頂托,下泄緩慢。,,2.(2014海南高考)初春氣溫逐漸升高,山坡上的凍土層和積雪融化,并因重力作用向下移動,形成泥石流。規(guī)模較大的泥石流能摧毀或掩埋植被、建筑物、道路燈。下圖所示區(qū)域年降水量1500~1700毫米,年雨日約180天,甲地海拔約1000米,平原平均氣溫約4 ℃,公路西端海拔約3000米。山地1500米以上分布著云杉、冷杉林,林下土層深厚。,分析圖示區(qū)域公路西半段初春多發(fā)泥石流災害的原因。 2.(公路北側)山高(坡度大,高差數(shù)百米到千米以上)坡長,且土層深厚、含水量大(降水量大、雨日多、有植被保護);冬季氣溫低于0 ℃,土層凍結,有積雪;初春升溫快,凍土層和積雪快速融化。,,3.(2013山東高考)下圖為我國某區(qū)域圖。讀圖回答問題。,(1)對比甲、乙兩地,指出泥石流災害發(fā)生概率較大的地點,并說明理由。 (2)若丙地發(fā)生泥石流,據(jù)圖說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3.(1)甲地。地形坡度較大;東南季風的迎風坡,降水多。 (2)沖毀鐵路;阻塞河道。,,4.(2013福建高考)下圖示意我國部分地區(qū)冷凍災害發(fā)生頻次分布。讀圖回答問題。,(1)指出冷凍災害對農業(yè)生產的影響,并分析圖中P區(qū)域冷凍災害高發(fā)的原因。 (2)簡述該區(qū)域農業(yè)生產預防冷凍災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4.(1)農業(yè)減產(農作物、牲畜、林木、漁業(yè)減產);農田基礎設施被破壞;寒潮南下受地形影響,冷空氣堆積;地勢較高,氣溫低。 (2)加強天氣監(jiān)測與預報;加強防災減災管理,做好防凍措施;培育與推廣耐寒品種。,,-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高考地理一輪總復習 第二十章 自然災害與防治 第一節(jié) 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課件 高考 地理 一輪 復習 第二十 自然災害 防治 人類 活動 課件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247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