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名校模擬試卷分類匯編 詞、曲鑒賞.doc
《中考語文名校模擬試卷分類匯編 詞、曲鑒賞.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語文名校模擬試卷分類匯編 詞、曲鑒賞.doc(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中考語文名校模擬試卷分類匯編 詞、曲鑒賞 1.下列對本詞內容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訴衷情 陸 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A. 詞中表達了陸游始終想收復中原失地的抱負。 B. 上闕抒發(fā)了自己空有雄心壯志卻又無所成就的感慨。 C. “此生誰料”表達了抗金事業(yè)未成的心有不甘。 D. 詞人表達了人生終將年華老去的無奈感懷。 【來源】山東省萊城區(qū)劉仲瑩中學xx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階段性教學評估考試語文試題 【答案】D 2.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破陳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1)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是辛棄疾寫給好友陳同甫的一首詞,全詞以“壯”語貫穿始終。 B.上闋有對沙場點兵軍容的描繪,并用“秋”字給整個場面增添肅殺之氣。 C.下闋寫出作者渴望建功立業(yè)的理想追求,表達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D.全詞采用寫實的手法,真實生動地描繪出一位忠勇善戰(zhàn)的將軍形象。 (2)請結合詞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來分析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來源】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雙溪中學xx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題 【答案】(1)D(2)“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這兩句表現了詞人想要收復國土、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可憐白發(fā)生”一句表現了詞人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 如夢令春思 【北宋】蘇軾 手種①堂前桃李,無限綠陰青子②。簾外百舌兒③,驚起五更春睡。居士④,居士。莫忘小橋流水⑤。 【注釋】①手種:親手栽種。②青子:尚未成熟的青色小果子。③百舌兒:一種專在春天鳴叫的鳥,黑身黃嘴。④居士:蘇軾自號“東坡居士”。⑤莫忘小橋流水:意指不要忘記了當年在東坡的躬耕田園生活。 3.詞中第二句“無限”一詞寫出景物怎樣的特點? 4.你從“莫忘小橋流水”中讀出蘇軾怎樣的情懷?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陽光中學xx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八語文試題 【答案】 3.繁茂,生機盎然。 4.對當年淸靜閑適的田園生活的懷戀和向往。 閱讀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完成后面小題。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5.這首詞上片描述 ,下片描寫戰(zhàn)斗場面。題中“壯詞”表明內容、情感、形象、語言諸方面都 、壯美。 6.說說這首詞結語“可憐白發(fā)生”五字中所蘊含的感情。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qū)xx屆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 【答案】 5.軍旅生活;豪放 6.這一句(也是壯語,)變雄壯為悲壯,充滿了作者壯志未遂的抑郁、憤慨。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 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7.對這首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本詞以“狂”為詞眼,“狂”奠定了全篇高昂激越的基調。 B. 詞的上闋以記敘為主,語言風格是粗獷豪放;詞的下闋以抒情為主,語言格調是委婉纖柔。 C. “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中作者以馮唐自比,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 D. 該詞風格豪放雄壯,意境渾厚,用典寫打獵的雄姿,抒寫豪情壯志。 8.詞的下闕畫線句描繪一個怎樣的形象?抒發(fā)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來源】湖南省永州市冷水灘區(qū)xx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答案】 7.C 8.(1)描繪一個挽弓勁射、英武豪邁的英雄形象;(2)抒寫詞人殺敵報國,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壯志;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9.詞的上片描述_________;下片前四句描寫____________。 10.詞的結語只用了“可憐白發(fā)生”五個字,試結合詞的內容作簡要賞析。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xx年中考適應性考試語文試題 【答案】 9.軍旅生活戰(zhàn)斗場面 10.這五個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輕時的經歷現在只是一種追憶;一方面說明自己已年老體衰,沒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了,所以最后一句也是壯語,只是它已變雄壯為悲壯,充滿了作者壯志不遂的抑郁、憤慨。 漁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fā)征夫淚。 (1)結合全詞,說說“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描繪了怎樣的畫面,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_____) A.這首詞是作者邊地生活經歷的寫照,反映了邊塞生活的艱苦,表達了戍邊將士思念家鄉(xiāng)、為國建功的情懷。 B.這首詞通過“塞下”“長煙落日”“霜”等詞語寫出了邊塞秋季的景色特點。 C.“衡陽雁去無留意”一句是說,衡陽的大雁飛去,沒有絲毫想留下來的意思。 D.“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形象描繪了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夕陽西下時,便緊緊地關閉城門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同時點明了戰(zhàn)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 【來源】湖北省咸寧市咸安區(qū)雙溪中學xx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1 【答案】 描繪了西北邊塞的荒涼景象,暗示了軍情的緊急,為下文的抒情作鋪墊。 C 閱讀下列宋詞,完成下題 蝶戀花(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12.上闕中,詞人通過______、_____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種凄涼的氛圍。 13.下列對該詞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 “佇倚”寫出主人公憑欄時間之久。 B. “黯黯”表現出日暮時光線之暗淡。 C. “無言”傳遞出主人公內心之孤獨。 D. “不悔”表達了主人公態(tài)度的執(zhí)著。 【來源】xx屆上海市松江區(qū)九年級4月模擬考試(二模)語文試卷 【答案】 12.煙光 殘照 13.B 14.閱讀下面這首詞,按要求完成。 相見歡(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1)“剪不斷,理還亂”以絲喻愁,寫出了離愁怎樣的特點? (2)這首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來源】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xx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答案】 1)“剪不斷”寫出離愁繁多和綿長的特點;“理還亂”寫出離愁的紛繁雜亂,難以理清的特點。 (2)作為亡國之君,詞人用極其婉轉而又無奈的筆調,表達了心中復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xiāng)去國的錐心愴痛。 古詩詞閱讀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15.“小園香徑獨徘徊”一句中“獨”字表達出詩人內心什么樣的情感? 1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千古名句,請簡析其妙處。 【來源】海南省??谑衳x年初中畢業(yè)生學業(yè)模擬考試語文科試題(一) 【答案】 15.落寞、孤獨 16.這兩句詞對仗工整,音調和諧,畫面生動,通過對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寫,抒發(fā)了對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濃郁,寓意深刻,發(fā)人深省,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17.【古詩閱讀】 鷓鴣天 宋辛棄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東鄰蠶種已生些。平岡細草鳴黃犢,斜日寒林點暮鴉。 山遠近,路橫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 (1) 詞中“破”字用得好,請說說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請發(fā)揮想象,用擬人手法描寫 “平岡細草鳴黃犢”所展現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聯(lián)合體xx年中考一模語文試卷 【答案】 “破”字展現出初春時節(jié)桑樹嫩芽萌發(fā)、綻開的情景,展現了蓬勃的生命力量 (意對即可) 示例:平岡上,黃牛犢發(fā)現一片嫩綠的青草,它“哞哞”地叫起來,仿佛招呼他的伙伴一起來分享。 閱讀下面兩首詞,完成下列小題。 【甲】江城子 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雕弓如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18.兩首詞的作者,依次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人名)。 19.對兩首宋詞理解有誤的兩項是( )( ) A. 【甲】詞首句中的“狂”字,貫穿并統(tǒng)攝了全詞。 B. 【乙】詞首句中的“醉”字,引出的內容都是夢境。 C. 兩首詞都描繪了宏大激烈的戰(zhàn)爭場面。 D. 兩首詞都表達出詞人報國難酬的壯志。 【來源】上海市寶山區(qū)xx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二模)語文試題 【答案】 18.蘇軾辛棄疾 19.BC 20.下面這首詞上闋實寫了哪兩種行為表現詩人的愁苦?下闋虛寫,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突出了愁苦的哪些特點?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來源】黑龍江省牡丹江管理局北斗星協(xié)會xx屆九年級中考二模語文試題 【答案】倦梳頭 淚先流 ;比喻修辭,有多有重。 閱讀下列宋詞,完成下列小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襲,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 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21.本詞以“狂”字貫穿全篇,上闕的“狂”著重體現在詞人的______________上;下闋則體現于他的胸懷上。 22.“何日遣馮唐”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來源】上海市xx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五) 【答案】 21.動作 22.希望朝廷能夠重用自己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第小題。 清平樂 晏殊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23.下列關于詩歌內容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抒寫豪情壯志 B. 描繪山水美景 C. 敘寫離情別意 D. 表達懷人感傷 24.下列關于詩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詞中寓情于景,以淡景寫濃愁。 B. 起句“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語似平淡,實包蘊無數情事,無限情思。 C. 詞的上片寫景,下片抒情。 D. 此詞以斜陽、遙山、人面、綠水、紅箋、簾鉤等物象,營造出一個充滿離愁別恨的意境,將詞人心中蘊藏的情感波瀾表現得婉曲細膩,感人肺腑。 【來源】江西省奉新縣第二中學xx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答案】 23.D 24.C 閱讀下面的詞,完成小題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5.詞中“試問卷簾人”的“試”字表達了作者 心理。 26.以下與“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不同,沒有使用設問手法的一項是 A.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B.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C. 自送別,心難舍,一點相思幾時絕?憑闌袖拂楊花雪。 D.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 【來源】上海市黃浦區(qū)xx屆九年級4月學業(yè)考試模擬語文試題 【答案】 25.(關心花事卻又怕聽到花落、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究竟的)矛盾 26.C 漁家傲寄仲高① 〔南宋〕陸游 東望山陰②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 寄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注釋】①此詞作于公元1175年(淳熙二年)之前,當時詩人在蜀地。②山陰:作者故鄉(xiāng)紹興。 27.有人評價“寫得家書空滿紙”中“空”“滿”兩個詞意蘊豐富,你如何理解? 28.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中有“將軍白發(fā)征夫淚”,如果用此句替代這首詞中的“鬢絲幾縷茶煙里”,是否合適?請簡述理由。 【來源】浙江省海寧市xx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學科素養(yǎng)調研測試語文試卷 【答案】 27.“空”,獨自、白白地,有枉然之意;“滿”,滿滿地,極言所寫字數之多。這兩個動詞,寫盡了因離家萬里,流浪天涯,雖深切思念家鄉(xiāng),卻無人傾說的痛苦又悲涼的矛盾心情。 28.示例:詩人陸游當時身在萬里之外的蜀地,可能身在軍營,而且詩人一生最大的志向就是王師北定,收復中原,所以可以替換。 第一層次,只關注詩歌的內容,思維淺顯。示例:范仲淹的詞寫的是將軍、征夫的情感,與陸游詞的內容不符,不能替換。 第二層次,關注詩歌的內容,有比較深入的分析闡述。示例:范詞寫了戍守邊關的將士們的一種群體情感,即既渴望建功立業(yè)又因思家懷人而淚灑軍營的豪邁氣概。陸詞則寫出了漂泊異鄉(xiāng)的游子的纏綿悱惻之情,內容不符,不能替換。 第三層次,綜合考慮詩詞的內容、意境、風格,有思維關聯(lián)。示例:范詞是一首古代邊防軍人豪放之歌,以其英雄氣概扣動著歷代千萬讀者的心扉,應當說,意境開闊蒼涼。而陸詞是一首天涯游子思鄉(xiāng)懷人之詞,語有新意,情亦纏綿,應當說,筆調較為凄婉。所以不能替換。 【甲】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王昌齡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乙】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注釋:①淳熙二、三年間(1175-1176),詞人途經造口壁寫的。他想起金人追趕隆祐太后御舟至造口,太后情急下,連夜趕路,一路上百姓逃難的情景,感慨萬千提筆寫下此詩歌。 29.【甲】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0.請聯(lián)系第13題,談談對【乙】詞中“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這句話的理解? 【來源】浙江省溫州市xx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答案】 29.表達了詞人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的崇高理想,殺敵立功的雄心和報國之志。 30.從13題來看,詩人是有堅定的報國之志的,所以,這句表面上是實寫詩人自己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蕩蕩的江水仍沖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其實暗喻自己的報國之志非常的堅定,有百折不回的意志,也有像那浩浩蕩蕩江水最后能沖破阻礙,獲得最后勝利的信心。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后面小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 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31.“左牽黃,右擎蒼”,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其中“黃”、“蒼”,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2.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來源】甘肅省隴西縣南安中學xx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卷 【答案】 31.“左牽黃,右擎蒼”,刻畫了一個在謫官生涯中雄風猶在、威武豪邁的太守形象;其中“黃”、“蒼”,用了借代的手法。 32.這首詞抒發(fā)了作者殺敵衛(wèi)國的雄心壯志,又表現了作者期盼重獲朝廷重用的(愿望)。 請認真閱讀《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完成文后問題。 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黃崗縣東南,又作定惠院。漏斷:即夜深。) 33.下列各項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詞的上闋寫到的景物有缺月、疏桐,描寫了深夜院中所見的景色。 B.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 C. “漏”指古人計時用的漏壺:“漏斷”表達了作者無比悲傷憂愁不已的心情。 D. 在這首詞中,作者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34.“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這句歷來為人所稱道,請簡要寫出你對它的賞析。 【來源】湖南省祁陽縣xx年中考二模語文試卷(含答案) 【答案】 33.C 34.言之有理即可??蓮恼Z意、手法、感情、效果等角度寫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35.上闋中“________”、“________”二字及下闋中“挽”字最能體現蘇軾豪放的風格,“________”之語則體現了當地百姓對蘇軾的擁戴、贊揚和敬佩。 36.“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化用典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來源】四川省威遠縣新場中學xx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答案】 35.狂卷 傾城隨 36.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施展才干報效朝廷。 37. 生查子獨游雨巖 辛棄疾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誰和余?空谷清音起。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注】此詞乃辛棄疾削職后閑居江西上饒帶湖期間所寫。雨巖位于江西永豐縣西二十里的博山腳下。 閱讀上面的一首詞,回答問題。 (1)閱讀上闋,說說作者是如何寫清溪之“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闋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源】江蘇省無錫江陰市要塞片xx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答案】(1)運用襯托或側面描寫手法。作者沒有直接描寫溪水之“清”,而是巧妙地用水中的倒影來襯托(側面描寫)溪水的清澈透明的。天、白云和人影都一一倒映在清澈的溪水中,生動形象地呈現出溪水纖塵不染,透明見底的特點。(答出襯托或側面描寫1分,具體分析1分) (2)不聞有人和,只有“空谷”中響起“清音”,表達了作者心境之孤獨、寂寥。一生力主抗金,但和者甚寡,作為一名馳騁疆場的抗金將領,卻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內心充滿了強烈的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小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fā)生! 38.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所展現的畫面。 39.本首“壯詞”以“可憐白發(fā)生”結尾,這是運用了哪一種寫作手法?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40.下列詩句中,哪一項與“夢回吹角連營”表達的內容和情感最接近? ( ) A.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晏殊《玉樓春》) B.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 C. 五更歸夢二百里,一日思親十二時。(黃庭堅《思親汝州作》) D.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xx年中考語文模擬試題(二)及答案 【答案】 38.戰(zhàn)馬奔騰,像“的盧馬”一樣飛馳而過;雷聲陣陣,原來是放箭的弓弦發(fā)出的聲音,讓人心驚不已。 39.對比,抒發(fā)了詩人壯志難酬的悲憤。 40.D 卜算子 張元幹① 風露濕行云,沙水②迷歸艇。臥看明河③月滿空,斗④掛蒼山頂。 萬古只青天,多事⑤悲人境。起舞聞雞⑥酒未醒,潮落秋江冷。 [注釋] ①張元幹,宋代愛國詞人。時南宋朝廷偏安江南,這首詞是詞人辭官后所作。②沙水:即沙溪,閩江上源之一。③明河:即銀河。④斗:指北斗星。⑤多事:這里指國家多難。⑥起舞聞雞:晉代祖狄與劉琨俱為司州主簿,共被同寢,中夜聞雞起舞。后匈奴攻陷洛陽,晉懷帝被俘,祖逖自請統(tǒng)兵北伐,收復中原失地。 41.請簡要賞析“沙水迷歸艇”中的“迷”字。 42.“起舞聞雞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來源】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龍港三中等五校xx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語文試卷 【答案】 41.“迷”字,描寫水面迷蒙的霧氣使歸舟迷失了航向,烘托出朦朧、迷惘的氛圍,表現了作者內心的迷惘。 42.①化用了祖逖聞雞起舞的“典故”,表現作者胸懷大志,而報國之志難以實現內心悲憤無奈;②寓情于景,描寫江潮的退落和秋江的冷寂,委婉地表達了作者面對國事衰退內心的悲涼,寄寓了濃郁的愛國情感。 虞美人聽雨 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注】斷雁:孤雁。 星星:形容鬢發(fā)花白。 43.詞人以“聽雨”為線索,選取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不同時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不同地點,運用時空跨度的組合藝術,將三幅圖景組成了特寫的人生長卷,串起了自己一生的經歷和閱歷。 44.請在橫線上按順序填入表達詩人在人生三個階段不同狀態(tài)的詞語。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45.聽雨給詩人留下的總的感受是什么?(用詞中的原句回答) 46.對“悲歡離合總無情”理解最確切的一項是 ( ) A. 這里的“總無情”意思是,對他人的“悲歡離合”已無感情。 B. 這里的“總無情”意思是,“悲歡離合”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C. 這里的“總無情”意思是,作者這時已對“悲歡離合”不十分在乎了。 D. 這里的“總無情”意思是,“悲歡離合”本身是沒有感情的。 【來源】湖南省湘潭市湘潭鎮(zhèn)中心學校xx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卷 【答案】 43.少年 壯年 老年(暮年)歌樓上 客舟中 僧廬下 44.浪漫孤獨凄涼 45.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46.C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回答下列小題。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47.這首詞的上闕是什么表達方式? 用你自己的話,描述“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所展現的壯觀場面。 48.賞析“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一句 表達上的妙處。 【來源】江蘇省連云港市灌南私立新知雙語學校xx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答案】 47.表達方式:記敘 隨從出獵的武士個個戴著錦帽,穿著華貴的貂皮獵裝,縱馬馳騁,浩浩蕩蕩的隊伍如同一陣疾風驟雨,從地勢平緩的山岡上席卷而過。 48.運用典故,拿魏尚自比,表達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讓他有機會到西北邊防抵抗外敵入侵。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小題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49.這首詩描寫了那個季節(jié)?由哪個句子可知是這個季節(jié)? 50.請你說說對"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句詩的理解? 【來源】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xx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語文試題 【答案】 49.暮春時節(jié);風往塵香花已盡(2分,兩個問題分別為1分) 50.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采用夸張行性的比喻,具體生動的寫出了詞人哀愁的分量之重。(答出哀愁之重即可的2分) 閱讀辛棄疾的《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完成小題。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fā)生。 51.這首詞上片描述 ,下片前四句描寫 。 52.請從內容和情感的角度賞析“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 【來源】湖北省襄陽市xx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答案】 51.軍旅生活 , 戰(zhàn)斗場面。 52.內容:他要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復失地的大業(yè),以贏得生前的功勛、身后的美名。情感:率師北伐,統(tǒng)一南北,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是全詞的最強音,它充分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激情和雄心壯志。 53.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下面小題。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1)詞的上闋描寫了哪些景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月別枝驚鵲”句中“驚”字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源】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李家鎮(zhèn)初級中學xx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學月月考語文試題 【答案】 描寫了“月、風、蟬、鵲、稻 花、蛙聲”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的熱愛以及豐收喜悅之情。(意思相近即可) “驚”字寫出了月光的投射,驚飛了夜宿枝頭的喜鵲。作者似寫動,而實際是寫靜,以動襯靜,實在是來神之筆。(意思相近即可) 閱讀古詩,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54.選出對本詩賞析有誤的一項:( ) A. 這首詞寫秋夜獨處,離愁滿懷。“相見歡’這個題目,暗喻詞人戀戀不忘昔日那醉生夢死的奢侈生活。 B. 上片主要寫景,依次點出人物、地點、時間、環(huán)境、季節(jié),十分精練。一個“鎖’宇,是盡傳囚苦之情的點睛之筆。 C. 下片直接抒情?!凹舨粩啵磉€亂”,以有形喻無形,巧將無形的“家國之思”化作可“剪”、可“理”的有形物體。 D. 最后一句,是詞人的深沉感嘆:痛定思痛后,心中留下的仍然是說不出滋味的愁怨苦澀。 55.“剪不斷,理還亂”是用什么比喻什么?有何妙處?現在人們用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來源】湖北省丹江口市大壩中學xx屆九年級收心考試語文試題 【答案】 54.A 55.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用絲喻愁,新穎而別致. 前人以“絲”諧音“思”,用來比喻思念,李煜用“絲”來比喻“離愁”,別有一番新意?,F在一般用來比喻感情糾纏不斷。 江城子 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56.這首詞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7.請以詞中的“狂”、“卷”二字為例,簡析它們是怎樣體現蘇軾詞的豪放風格? 【來源】xx屆湖北省大冶市九年級期末開始語文試卷 【答案】 56.這首詞把出城打獵與保衛(wèi)國家聯(lián)系起來,表達了詞人渴望殺敵報國的思想感情。 57.示例:“狂”寫出了出獵時意氣風發(fā)、豪情滿懷的狀態(tài);“卷”極言速度之快、聲勢之大,表現打獵時精神抖擻、氣勢豪邁,兩個詞語均體現了蘇軾詞豪放的風格。 58.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第小題。 江城子 宋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①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②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釋】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縱使。 (1)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詩句“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的表達效果。 (2)請結合“楊柳”“飛絮”意象的特點,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 【來源】江蘇省泰興市濟川中學xx屆九年級3月階段考試語文試題 【答案】 (1)用了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將滿腔愁緒比作滔滔江水,化無形為有形,抒發(fā)了愁緒之多、之盛、之綿延。 (2)從“楊柳”“飛絮”意象的特征看,時令是暮春,飛絮又象征漂泊無依。這首詞抒發(fā)了暮春傷別之情,也抒發(fā)了愁情別恨。 59.古詩詞閱讀。 江城子 宋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①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②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注釋】①韶華:青春年華,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縱使。 (1)請結合“楊柳”“飛絮”意象的特點,分析這首詞表達的情感。 (2)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詩句“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的表達效果。 【來源】xx屆江蘇省南師大第二附屬初級中學九年級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卷 【答案】(1)從“楊柳”“飛絮”意象的特征看,時令是暮春,飛絮又象征漂泊無依。這首詞抒發(fā)了暮春傷別之情,也抒發(fā)了愁情別恨。 (2)運用了比喻和夸張的手法,將滿腔愁緒比作滔滔江水,化無形為有形,抒發(fā)了愁緒之多、之盛、之綿延。 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元)張養(yǎng)浩① 往常時為功名惹是非,如今對山水忘名利。往常時趁雞聲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猶然睡。往常時秉笏立丹墀②,如今把菊向東籬。往常時俯仰承權貴,如今逍遙謁故知。往常時狂癡,險犯著笞杖徙流罪;如今便宜,課會風花雪月題。 【注釋】①張養(yǎng)浩(1269—1329年),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監(jiān)察御史,因批評弊政而免官,復官至禮部尚書,又辭官,朝廷多次復召,他堅拒不出。 ②丹墀:宮殿的臺階。 60.“往常時狂癡,險犯著笞杖徙流罪”一句寫出了詩人怎樣的性格及官場怎樣的特點。 61.概括說明全詩是如何運用對比手法的,通過對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來源】【全國百強校首發(fā)】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xx年自主招生模擬考試語文試題 【答案】 60.正直,黑暗險惡 61.將官場生活與田園(或“隱居”)生活對比,表達了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對田園(或“隱居”)生活的向往。 閱讀下面的元曲,回答問題。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62.請賞析“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兩句中“聚”和“怒”的妙處。 63.“興,百姓苦;亡,百姓苦”這兩句話該如何理解? 【來源】河南省項城市第一初級中學xx屆九年級中考二模語文試題 【答案】 62.運用了擬人(或比喻)的修辭手法。“聚”字,既寫出了潼關被群山包圍的險要地勢,有賦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他們守衛(wèi)著潼關?!芭弊?,既寫出了黃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關處于黃河之邊的險要。 63.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他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受苦難。這兩句表達出作者對國計民生的憂慮,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雙調】壽陽曲 江天暮雪 馬致遠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 江上晚來堪畫處,釣魚人一蓑歸去。 64.詩中“半梅花半飄柳絮”一句巧妙地運用了 的修辭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的景象。 【來源】海南省瓊海市文市學校xx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語文試題 【答案】比喻;雪亂舞(雪花漫天飛舞)的景象。 65.閱讀下面一首散曲,完成第問題。 天凈沙春 【元】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 闌桿樓閣簾櫳① , 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 小橋流水飛紅②。 【注釋】① 簾櫳:帶簾子的窗戶。②飛紅:花瓣飛舞,像落花。 (1)畫線句展示了一幅 、 的美麗畫面。 (2)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有“小橋流水人家”之句,它和這里的“小橋流水飛紅”所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來源】山東省臨沭縣青云鎮(zhèn)中心中學xx屆中考模擬考試一語文試題 【答案】(1)風和日麗、和煦明媚、春意盎然(意思對即可)(2)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借“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畫面,襯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內心的孤獨凄涼以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而這首小令中,則通過“小橋流水飛紅”之景,抒發(fā)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悅、愜意之情。(意思對即可)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 山坡羊潼關懷古 張養(yǎng)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66.這首曲的題目是__________。 67.如何理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 【來源】潛江市積玉口中學xx下學期三月月考八年級語文試卷 【答案】 66.潼關懷古 67.一個朝代興起了,必定大興土木,修建豪華的宮殿,從而給人民帶來巨大的災難;一個朝代滅亡了,在戰(zhàn)爭中遭殃的也是人民。吳郡人陳遺,在家里非常孝順。他母親喜歡吃鍋巴,陳遺在郡里做主簿的時候,總是收拾好一個口袋,每逢煮飯,就把鍋巴儲存起來,等到回家,就帶給母親。后來遇上孫恩賊兵侵入吳郡,內史袁山松馬上要出兵征討。這時陳遺已經積攢到幾斗鍋巴,來不及回家,便帶著隨軍出征。雙方在滬瀆開戰(zhàn),袁山松打敗了,軍隊潰散,都逃跑到山林沼澤地帶,(沒有吃的,)多數人餓死了,唯獨陳遺憑借著鍋巴得以活下來了。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對他純厚的孝心的報答。 68.閱讀下面兩首元曲,完成后面的小題。 天凈沙春 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桿樓閣簾櫳①,楊柳秋千院中。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②。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注】① 簾櫳:帶簾子的窗戶。②飛紅:花瓣飛舞,像落花。 ⑴畫線句展示了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麗畫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天凈沙秋思》中,有“小橋流水人家”之句,它和 《天凈沙春》中“小橋流水飛虹”所表達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qū)三校xx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 【答案】 風和日麗、和煦明媚、春意盎然(意思對即可) 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中,借“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畫面,襯托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內心的孤獨凄涼以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而這首小令中,則通過“小橋流水飛紅”之景,抒發(fā)了在明媚春光里陶醉、喜悅、愜意之情。(意思對即可) (一)賞析古詞《江城子密州出獵》,完成小題。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69.這首詞的上片記敘出獵的情況,其中“千騎”一詞形容 ;“傾城”一詞形容 。 70.說說作者在“持節(jié)云中,何日遣馮唐”一句中運用典故的意圖。 【來源】湖北省老河口市xx年初中畢業(yè)生中考適應考試語文試題 【答案】 69.依次:隨從之眾、隨觀者之眾 70.作者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夠重用他,給他建功立業(yè)的機會。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下面小題。 答丁元珍① 【宋】歐陽修 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殘雪壓枝猶有橘,凍雷②驚筍欲抽芽。 夜聞歸雁生鄉(xiāng)思,病入新年感物華③。曾是洛陽花下客,野芳雖晚不須嗟④。 [注釋]①這是作者被貶為峽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縣令時酬答丁寶臣的詩。丁寶臣字元珍,時被降職為峽州判官。②凍雷:指初春的雷。 ③物華:眼前的景物。④嗟jiē:嘆息。 71.請對頷聯(lián)中加點的“驚”字進行賞析。 7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哪些情感? 【來源】江蘇省海安縣大公鎮(zhèn)初級中學xx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階段性檢測語文試題 【答案】 71.驚”運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竹筍被春雷驚醒,振奮精神,準備破土抽芽的情狀,營造出春意萌動、生機盎然的意境。 72.①對故鄉(xiāng)的思念;②謫居天涯的無奈、失意,虛度年華之感;③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依然保持信念,依然充滿希望。-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中考語文名校模擬試卷分類匯編 詞、曲鑒賞 中考 語文 名校 模擬 試卷 分類 匯編 鑒賞
![提示](http://ioszen.com/images/bang_tan.gif)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3338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