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級語文下冊《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3 蘇教版.doc
《2019年三年級語文下冊《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3 蘇教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三年級語文下冊《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3 蘇教版.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三年級語文下冊《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3 蘇教版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qū)W生: □中學 √小學 2、學科、年級、課題: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翻越遠方的大山》 3、課時數(shù):共2課時之第2課時 4、學情分析與課前準備: 本課課前準備:學生課前通過電視、報紙、網(wǎng)絡、等途徑了解劉翔、阿蘭約翰遜;教師課前搜集有關劉翔、阿蘭約翰遜的圖片、文字介紹和視頻。 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大致了解劉翔、約翰遜在國際110米欄上創(chuàng)造的輝煌。 能力目標: 1、整理出劉翔翻越大山的“時間表”,抓住劉翔在賽場上的表現(xiàn)和想法等重點詞句,體會劉翔勇于挑戰(zhàn)、不懈努力和充滿自信的進取精神。 2、懂得劉翔是靠什么超越了心中的夢想。 3、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1、學習劉翔不畏艱難、敢于挑戰(zhàn)的進取精神,明白前進道路上的一些困難看似不可戰(zhàn)勝,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總有超越的時候。 三、 教材分析 課文是xx年選入蘇教版的一篇新課文,選自劉翔自傳《我是劉翔》的第七章第四節(jié),真實地記錄了劉翔從“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親眼看到約翰遜”到戰(zhàn)勝世界“跨欄王”的經(jīng)過,這樣的經(jīng)過就是從起飛到超越夢想的過場,蘊含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夢想的可能?!? 課文按照時間順序敘述,共有11個自然段,按照“遙不可及——站在山腳下——翻越大山”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自然段),主要寫劉翔剛練跨欄那會兒,把約翰遜當成一座遙不可及的大山。第二部分(3-7自然段),寫劉翔經(jīng)過不懈努力,終于來到了“大山”的腳下。第三部分(8-11自然段),主要講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最終戰(zhàn)勝了約翰遜。 重點、難點: 1、理出劉翔翻越大山的“時間表”,抓住劉翔在賽場上的表現(xiàn)和想法等重點詞句,體會劉翔勇于挑戰(zhàn)、不懈努力和充滿自信的進取精神。 四、 教學方法 我由復習本課生字詞入手,用朗讀的方式復習詞語的讀音,并理解成語意思,再由幾個相關的詞語想到課文的兩個主人公劉翔和阿蘭約翰遜,百度搜索導入對兩位主人公的介紹。 讓學生快速瀏覽一二自然段,找出誰是劉翔心中“遠方的大山”,賞析相關比喻句,體會劉翔和約翰遜的實力懸殊之大,“大山”之遙不可及。 默讀、自讀與有感情朗讀相結(jié)合,抓住三個時間段,理出劉翔翻越大山的“時間表”,抓住劉翔在賽場上的表現(xiàn)和想法,重點品讀,百度搜索補充相關文字介紹,發(fā)揮想象句式填空補充書中的空白,體會劉翔勇于挑戰(zhàn)、不懈努力和充滿自信的進取精神。 欣賞百度視頻,感受劉翔賽場奮勇拼搏的精神,結(jié)合課文,讀出心中的激動、興奮和喜悅。懂得課文講述的道理。 整節(jié)課有默讀的思考、有聲朗讀的激情、還有視頻帶來的視覺沖擊,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更提高了學生品悟感受文字魅力的能力。 五、 教學過程 一、 讀詞導入,認識主人公 1、出示生詞 跨欄 亞洲記錄 吶喊 遙不可及 風馳電掣 背影 (1)同學們你們認識這些生詞嗎?誰能一遍頭就讀準它? (指名讀詞,重點讀準:翹舌音“掣”和后鼻音“影”) (2)理解“遙不可及、風馳電掣” (拓展相同含義、相同結(jié)構(gòu)詞語:“高不可攀”) 2、讀第一行詞語,想到了誰?(劉翔) 看,他就是劉翔 【百度圖片搜索】:劉翔圖片: image.baidu/i?tn=baiduimage&ct=xx26592&cl=2&lm=-1&st=-1&fm=&fr=&sf=1&fmq=1362921410931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5%88%98%E7%BF%94 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他? 【百度百科】劉翔百科名片:baike.baidu/view/3971.htm#sub5339740 3、讀第二行詞語,想到了誰?(阿蘭約翰遜) 出示阿蘭約翰遜圖片: 【百度圖片搜索】 image.baidu/i?tn=baiduimage&ct=xx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62921831493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9%98%BF%E5%85%B0%E7%BA%A6%E7%BF%B0%E9%80%8A 【百度百科】阿蘭約翰遜百科名片: baike.baidu/view/525374.htm?fromId=705347 劉翔沒有成名之前,阿蘭約翰遜一直是男子110米欄霸主,被稱為“世界跨欄王”。 4、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選自劉翔的自傳《我是劉翔》的第七章第四節(jié)。 出示圖片【百度百科】《我是劉翔》封面:baike.baidu/view/1715598.htm 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齊讀課題“翻越遠方的大山”) (設計意圖:課堂開始階段通過讀生字詞,有針對性地引入對兩位主人公的介紹,教學中充分利用網(wǎng)絡的搜索功能,給孩子看一看他們的圖片,激發(fā)學習興趣,閱讀百科名片,了解他們在國際110米欄輝煌的成績,短時間獲取了很多有用的信息) 二、閱讀一至二自然段,體會“遙不可及”的心中的夢想 1、在劉翔的心里,這座遠方的大山是誰呢?(阿蘭約翰遜) 你是從哪知道的,打開書,快速瀏覽課文一、二自然段,說一說從哪段找到了答案。(第二自然段) 2、出示第二自然段,完成填空。 “剛練跨欄那會兒,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親眼看到約翰遜。在我看來,他就是一座遠方的大山,我到山腳下的那一天都遙不可及,更別提要翻越這座大山了?!? 這句話采用了( )的修辭手法,把( )比作( ),寫出了( ),翻越的意思就是( )。 指名說 答案:這句話采用了(暗喻)的修辭手法,把(阿蘭約翰遜)比作(遠方的大山),寫出了(當時的劉翔和阿蘭約翰遜實力差距之大),翻越的意思就是(超越)。 3、這段話中,還有兩個詞也準確地表達出了他們之間的差距。 (“奢望”“遙不可及”)理解“奢望”。(板書:遙不可及) 4、約翰遜是劉翔的偶像,心中的夢想,那時的劉翔想要翻越這座大山幾乎不可能。讓我們帶著羨慕和夢想,幫劉翔讀好第二自然段。 (設計意圖:由劉翔心中“遠方的大山”是誰,引入課文第二自然段,借助填空,賞析這個自然段的比喻句,體會到當時的劉翔和阿蘭約翰遜的差距很大,再懷著心中的夢想、羨慕,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二、 閱讀三至七自然段,理劉翔翻越大山的“時間表”,體會劉翔的進取精神 心中的夢想看似無法實現(xiàn),劉翔放棄了嗎?他選擇了什么?(堅持) 1、課文的3-7自然段寫了劉翔一步一步來到這座大山腳下的經(jīng)歷,是分別從幾個時間段寫的?(3個,xx年、xx年、xx年) 2、自讀3-7自然段,找出相關詞句,完成表格。(小提示:用橫線劃出劉翔在賽場中的表現(xiàn),用波浪線劃出劉翔當時的想法。) 階段 xx年 xx年 xx年 表現(xiàn) 想法 (設計意圖:設計表格,通過整理劉翔在xx、xx、xx賽場上的表現(xiàn)和想法,能準確地抓住關鍵詞句,重點品讀,從而體會劉翔勇于挑戰(zhàn)、不懈努力和充滿自信的進取精神。) 3、交流 xx年埃特蒙頓世界田徑競標賽 (1)劉翔的表現(xiàn):沒進入決賽、作為觀眾 (2)而約翰遜呢?獲得了冠軍。 (3)劉翔的想法:我暗暗地問自己:“劉翔啊劉翔,你將來能和他跑得一樣快嗎?” ①指名讀 ②雖然是個問句,但是劉翔心中有答案嗎?你讀出了怎樣的劉翔?(為了夢想,勇于挑戰(zhàn)) (板書:勇于挑戰(zhàn)) ③指名讀,讀出勇于挑戰(zhàn)的進取精神 xx年希臘雅典國際室內(nèi)錦標賽 (1)劉翔的表現(xiàn):肩并肩地站在跑道上。摔倒了 (2)他這時的想法用一個詞來說就是“遺憾” (3)說話練習:劉翔摔倒了,望著約翰遜的背影,他很遺憾,他想:__________ (刻苦練習,堅持不懈,一定能趕上他,讓他看到我的背影) (設計意圖:展開想象,補充文中的空白,很好地理解“我看到的,只能是約翰遜的背影”) xx年 (1)劉翔的表現(xiàn):比賽近10次,屢屢拿第二 (2)【百度搜索】xx年劉翔、約翰遜比賽成績 liuxiang.sports.cn/meet/highligths/xx-04-12/534962_2.html (3)整理xx劉翔、約翰遜歷次比賽成績,及其計算差距,如下圖: 阿蘭約翰遜 劉翔 差距 國際田徑大獎賽巴黎站 12秒97 13秒45 0.48秒 英國國際田聯(lián)大獎賽 13秒37 13秒75 0.38秒 蒙特卡洛國際田聯(lián)年終總決賽 13秒11 13秒27 0.16秒 國際田徑大獎賽羅馬站 13秒08 13秒20 0.12秒 巴黎第九屆世界田徑競標賽 13秒12 13秒23 0.11秒 國際田徑大獎賽布魯塞爾站 13秒16 13秒19 0.03秒 (4)從開始的作為觀眾,到肩并肩站在跑道上,到面對面過招近10次。從剛開始的0.48秒的差距,到0.38,0.16,0.12,0.11,0.03秒,差距越來越小,越來越小,數(shù)字的背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在跑道上不斷努力,揮灑著汗水,在賽場上奮力拼搏等場景)(板書:不懈努力) (5)補充資料 【百度知道】劉翔刻苦訓練,精彩回答 zhidao.baidu/question/128234275.html (選取中間一段資料:劉翔為了取得驕人的成績,不畏艱辛,刻苦訓練。每天,他都要舉著杠鈴做下蹲起立,一做就是幾千下。做起仰臥起坐來,一練就是幾千個。孫海平教練為了讓他練得更扎實,竟把他的腿用力地向上搬,先是放在教練的肩上,然后再把劉翔的腿一直搬到教練的頭頸。劉翔的臉上顯露出一副疼痛難忍的表情,汗直往下流,通紅的面頰上連青筋都鼓了起來。但他咬緊牙關,堅持著、堅持著……每天都要跨越無數(shù)個欄。) (6)屢屢拿第二是什么意思?(總是第二)雖然是第二,可劉翔的想法發(fā)生了改變。出示:“毫無疑問,那時候約翰遜仍然像一座大山橫在我的面前,但我隱隱感覺到,我已經(jīng)站在了山腳下!”指名讀劉翔想法,你還能讀出什么?(板書:充滿自信) (7)齊讀。讀出劉翔不懈努力的精神和心中的自信。板書:(站在山腳下) (設計意圖:搜索整理xx劉翔、約翰遜歷次比賽成績,并計算差距,用表格、數(shù)字的方式呈現(xiàn),更直觀地讓學生了解差距越來越小,通過想象,體會劉翔不服輸、不懈奮斗的精神。再適時補充網(wǎng)絡中搜索到的劉翔刻苦訓練的故事,學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三、 閱讀八到十一自然段,感受超越夢想的激動與興奮 1、 劉翔久久等待的那一天終于來了。 【百度視頻】xx日本大阪國際田聯(lián)大獎賽,觀看1分10秒開始到結(jié)束 v.ku6/show/hFvWY2U8AyZXIM6E.html 2、 在數(shù)萬觀眾的吶喊聲中,他說:“我有點迷糊:我打敗了約翰遜?是真的嗎?” 你能說說劉翔此時的心情嗎?(不敢相信、興奮) 3、 出示“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闭l來讀? 指名讀,評價:我聽出了(興奮、激動、實現(xiàn)夢想的喜悅)等 4、齊讀,讀出劉翔內(nèi)心的激動與興奮。(板書:成功翻越) (設計意圖:調(diào)用網(wǎng)絡中劉翔跨欄比賽視頻,讓學生跟著興奮起來,為體會劉翔“成功翻越大山”的內(nèi)心感受作鋪墊。) 四、 回顧課文,情感升華 1、課文按照時間順序,把阿蘭約翰遜比作一座遠方的大山,(指板書說)寫了劉翔從“遙不可及”到“站在山腳下”到“成功翻越大山”的經(jīng)過。是什么使劉翔成功翻越這座大山?(勇于挑戰(zhàn)、不懈努力、充滿自信) 2、這座大山僅僅指的就是阿蘭約翰遜嗎?還可以是生活中的什么?(前進道路上的困難、遠大的理想、奮斗的目標) 3、讀到這里,你有什么感想?用“只要_______,就________”的句式說一說。 齊讀老師寫的話,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夢想的可能。(課后把這句話抄在語文書上) 4、 4、劉翔還在不斷地努力,他不僅超越了心中的夢想還在不斷地超越自己,一再刷新自己的記錄。讓我們再去看一看賽場上奮力拼搏的劉翔。 5、 【百度視頻】xx年瑞士洛桑田徑超級大獎賽 6、 video.sina.cn/v/b/3745343-1296076934.html 5、 5、《翻越遠方的大山》一文,深深地吸引了我們,因為劉翔用真心真情記錄了自己內(nèi)心最真的感受,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像他這樣將心中所想娓娓道來。課后有推薦同學們讀一讀《我是劉翔》、還有同樣深受同學們喜愛的《籃球明星姚明》。 (設計意圖:用視頻激發(fā)共鳴,把“超越夢想的種子”種在學生的心里,推薦閱讀兩本書,拓展學生的閱讀量) 五、 作業(yè):語文補充習題第四題 六、 板書: 4、翻越遠方的大山 勇于拼搏 遙不可及 不懈努力 站在山腳下 充滿自信 成功超越 七、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勵志類的文章,課文真實地記錄了劉翔從“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親眼看到約翰遜”到戰(zhàn)勝世界“跨欄王”的經(jīng)過,讓學生懂得“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夢想的可能。”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了,整理劉翔“翻越大山”的時間表,抓住劉翔的表現(xiàn)和想法,體會劉翔勇于拼搏、不懈努力、充滿信心的進取精神。從而自然地引出課文蘊含的道理:“只要堅持不懈努力,就有超越夢想的可能”。 在課堂上,我利用多媒體網(wǎng)絡,向?qū)W生展現(xiàn)了兩位世界跨欄高手的圖片、相關文字信息和比賽視頻,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眼球。當出現(xiàn)劉翔圖片的時候,學生不由得眼前一亮;當搜索到劉翔xx年與約翰遜比賽近十次的成績,整理成表格,看到實力差距一點一點縮小時,學生很自然地就能聯(lián)想到劉翔為此付出的不懈努力,不需老師過多的渲染;當選取的部分網(wǎng)絡資料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時,劉翔咬牙刻苦訓練、勇敢拼搏的堅強毅力打動了每一位學生;當視頻里播放比賽場面的時候,隨著講解員激動、高亢的解說詞,全班學生熱血沸騰,“加油,加油”……網(wǎng)絡帶來了更多地信息,更加直觀、生動。 本課時課堂內(nèi)容的教學,我共用了32分鐘,教學內(nèi)容偏多,課堂稍顯緊湊,節(jié)奏偏快。如能留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時間,可以逐步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附送: 2019年三年級語文下冊《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4 蘇教版 翻越遠方的大山》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以第一人稱口吻真實記錄了劉翔從“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親眼看到約翰遜”到戰(zhàn)勝世界“跨欄王”的經(jīng)過,這樣的經(jīng)過就是從起飛到超越夢想的過程,蘊含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有超越夢想的可能”的道理。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劉翔不畏艱難、敢于挑戰(zhàn)的進取精神,同時明白前進道路上的一些困難看似不可戰(zhàn)勝,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總有超越的時候。 二、教學重難點: 1、了解劉翔的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體會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2、能從劉翔的故事中獲得啟示。 三、教具準備:課件。 四、教學時間: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看課文插圖。 2、你們認識他嗎?誰能介紹一下他? 3、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如何變成“跨欄王”的?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寫的這篇文章。(板書課題:翻越遠方的大山)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出示教學要求: (1)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詞義,讀懂課文。 (3)思考如下問題: ①“大山”指的是什么? ②文中有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③劉翔是怎樣一步步打敗約翰遜的? 2、學生根據(jù)要求自學。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開火車讀。 跨欄 田徑 決賽 希臘 雅典 國際 隱隱 成績 紀錄 吶喊 當初 祝賀 遙不可及 風馳電掣 讀音注意:掣字形區(qū)分:紀記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相機指導讀易錯、難讀的句子。 文中有兩處問句,要讀好疑問的語氣。 4、學生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 (1)誰能說說“大山”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有哪些表示時間的詞語? (3)劉翔是怎么樣一步步打敗約翰遜的?從這你體會到了什么? 5、自由讀課文,想一想,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提出疑問,師生共同解決。 三、再讀課文,繼續(xù)感知。 1.讓我們再次讀課文,這一次請同學們默讀,感受這些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想一想劉翔是在翻越這座大山時經(jīng)歷了怎樣的過程? 讀完后試著完成這樣的填空:遙不可及-(站在山腳下)-(翻越大山)。 我們能按照這條時間線索把課文分成對應一座的三大部分呢? 第一部分(一至二自然段),主要寫劉翔剛練跨欄那會兒,把約翰遜當成一座要不可及的大山。 第二部分(三至七自然段),寫劉翔經(jīng)過不懈努力,終于來到了“大山”腳下。 第三部分(八至十一自然段),主要講劉翔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最終戰(zhàn)勝了約翰遜。 “遠方的大山”對于劉翔來說是什么呢?他是怎么樣翻越的?在翻越的過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難?他最終成功了嗎?在翻越的過程中他表現(xiàn)出了哪些品質(zhì)值得我們學習?我們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劉翔不畏艱難、敢于挑戰(zhàn)的進取精神,同時明白前進道路上的一些困難看似不可戰(zhàn)勝,但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總有超越的時候。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劉翔的不斷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過程,體會他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艱辛努力。 2、能從劉翔的故事中獲得啟示。 一、導入。 同學們,10道高欄、110米的距離、瀟灑的動作,炮彈般的速度、不僅改變了一個民族關于速度的記憶,彌補了一段想象中的記錄空白,同時也宣告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劉翔——它已經(jīng)成為了大家心中一個不容忽略的名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劉翔的自傳體作品——齊讀課題。 二、研讀文本,感受歷程。 1、自由讀全文,說一說,文中的哪一句話點明了題目? 2、出示: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地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1)這段話在文中起著什么作用?(總結(jié)全文,呼應開頭,點明主旨的作用) (2)這句話后面的“!”表示什么?應該用什么樣的感情來讀這句話?(激動、欣喜) 3、“遠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你是從文中哪兒找出來的? (1)把約翰遜比作大山,說明了什么?啊個詞語也說明了這一點?(奢望) (2)“遙不可及”是什么意思?(非常遙遠,難以得到的東西)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我”和約翰遜相差甚遠) (3)指導朗讀。這句話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應該用無可奈何的語氣來讀,重讀“根本就不敢”“遙不可及”“更別提”) (4)能說說此時劉翔的心情嗎?展開想象談一下。 事實上,阿蘭約翰遜從1989年出道至今,已經(jīng)在110米欄界奮斗了20年。4枚世錦賽金牌、1枚奧運會金牌、3枚室內(nèi)世錦賽金牌,是110米欄界的霸主,無法超越的對象。所以這樣一個強勁的的對手在劉翔看來是一座“遠方的大山”,翻越它便成為了他的一個很難實現(xiàn)的希望,一個——夢想。 過渡:那么,劉翔是怎樣成功翻越這座大山的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第3-10自然段。 4、上節(jié)課我們找出了文中許多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見證了劉翔不斷努力,不斷進步的過程,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然后填圖吧! 老師在黑板上畫一座山,請學生根據(jù)時間在相應的位置填空。 (1)學生自由填空讀課文。 (2)全班交流。 ①誰能來說說xx年“我”和約翰遜的表現(xiàn)? ②“風馳電掣”是什么意思?由這個詞語你想到了哪些事物? ③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名觀眾,你在感受約翰遜風馳電掣的速度時,心里會想些什么? ④作業(yè)一名一直以來把約翰遜當作自己目標的運動員,劉翔此時心里是怎么想的? ⑤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我”決心趕超約翰遜) ⑥那么,xx年出現(xiàn)了怎樣的情況呢? ⑦當看到約翰遜的背影時,“我”心里又會想些什么? 過渡:在不斷的訓練中,在堅定的決心下,“我”的成績越來越好,進入決賽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和約翰遜過招的次數(shù)也越來越多。 ⑧在xx年的近10次比賽中,“我”和約翰遜的差距終于縮小了!文中的哪句話告訴我們這一點?(我屢屢拿第二,而約翰遜總是拿第一?。? ⑨你從“總是”和“!”體會到了什么? ⑩三年的時間,“我”的進步是神速的。請你想一想,“我”都進行了哪些艱苦的訓練? 雖然“我”在不斷進步,但是約翰遜這座大山依然橫在“我”的面前,而“我已經(jīng)站在山腳下”! xx年又是怎樣的情況呢? “久久等待的那一天”指是什么? “我”的成績是多少?此時“我”心里怎么想?為什么反而迷糊了? 展開想象:如果你是一名體育記者,你會如何祝賀劉翔? 師生合作:師當劉翔,生當體育記者。 聽到你們的祝賀聲,“我”才回過神來。(齊讀:那一刻我才回過神來:這一切都是真的,我成功翻越了遠方的大山?。? “那一刻”指的是什么?(約翰遜祝賀“我”的時候) “這一切”指的是什么? 指導朗讀:你覺得這句話應該怎么讀? 三、感情精神,進行教育 1、你從劉翔身上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樣的精神? 2、在生活中,你有崇拜的人嗎?你打算怎樣努力來超越自己崇拜的人呢? 四、拓展延伸,豐富積累。 1、“中國有我,亞洲有我,我會再次飛翔,這就是真我的劉翔!” 推薦閱讀《我是劉翔》。 2、你還知道哪些運動員的名字?簡述有關他(她)的故事。 板書: 4、翻越遠方的大山 阿蘭 約翰遜 力 努 的 懈 不 持 堅 劉翔-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翻越遠方的大山 2019年三年級語文下冊翻越遠方的大山教學設計3 蘇教版 2019 三年級 語文 下冊 翻越 遠方 教學 設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567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