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9-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試題.doc
《(通史版)2019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9-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試題.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通史版)2019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9-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試題.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9-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 一、選擇題 1.[2018湖南婁底聯(lián)考]毛澤東指出:“我們的這個憲法,是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但還不是完全社會主義的憲法……”導致“憲法”具有這個特點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尚未建立 B.無產階級占全國人口比例低 C.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尚未開展 D.社會主義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答案 D 解析 根據材料“是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部憲法是指1954年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根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唯物史觀可知,1954年三大改造尚未完成,中國仍處于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階段,因此這部憲法“還不是完全社會主義的憲法”,故選D項。 2.[2018江蘇宿遷期末]“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實行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不再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在此以后它應作為獨立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將繼續(xù)存在?!边@表明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 ) A.由執(zhí)政機構變?yōu)閰⒄C構 B.由主持機構變?yōu)楸O(jiān)督機構 C.由立法機構變?yōu)閰f(xié)商機構 D.由法律機構變?yōu)閳?zhí)行機構 答案 C 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具有臨時憲法的作用,體現了其立法的職能,而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后,其代行全國人大的職能不復存在,而是作為政治協(xié)商機構,故選C項。 3.[2018湖南衡陽月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于1953年制定,當時城鎮(zhèn)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13.26%,《選舉法》規(guī)定:全國人大代表的選舉,各省(選民主要是農村人口)按每80萬人選代表1人,直轄市和人口在50萬以上的省轄市按每10萬人選代表1人。該材料主要( ) A.表明了人大代表具有廣泛性 B.突出了工人階級在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 C.反映了人大代表的產生方式是比例代表制 D.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正式形成 答案 B 解析 人大代表的選舉以一定比例的人口為基礎,同時適當照顧城市,這就突出了工人階級在政治生活中的領導地位。故選B項。 4.[2017四川攀枝花聯(lián)考]《中國的民族區(qū)域自治》白皮書寫道:“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各民族頻繁遷徙,逐漸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的人口分布狀況決定了以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為基礎,建立不同類型和不同行政級別的民族自治地方?!辈牧现饕砻髅褡鍏^(qū)域自治制度( ) A.沿襲了古代的民族政策 B.符合我國具體國情 C.實現了各民族共同繁榮 D.推動西部地區(qū)發(fā)展 答案 B 解析 題干反映了我國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的分布特點,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不同類型和不同行政級別的民族自治地方”,由此可見,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實行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故B項正確。其他三項不符合題意。 5.[2018湖北孝感六校聯(lián)考]觀察并閱讀下圖,關于該圖所涉及內容表述正確的是( ) ①西藏人民享有自治權利始于1965年?、谖鞑厥亲钔韺嵭忻褡鍏^(qū)域自治的省區(qū)?、鄄刈迦舜蟠肀壤畲?,直觀地體現出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鼙緦萌舜鷷鞑刈灾螀^(qū)政府主席候選人可以是漢族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965年,西藏自治區(qū)成立,正確;②在五個自治區(qū)中,西藏是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最晚的自治區(qū),正確;③由餅狀圖可知:藏族人大代表比例最大,體現了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正確;④西藏自治區(qū)主席候選人應當為藏族人,錯誤,故選A項。 6.[2018武漢二中期末]民主革命時期中共就實現人民民主政治的形式進行了不懈探索。對下表說法正確的是( ) 時期 制度名稱 國民革命時期 農民協(xié)會和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制度 土地革命時期 蘇維埃代表會議制度 抗日戰(zhàn)爭時期 參議會制度和三三制 解放戰(zhàn)爭時期 各界(各級)人民代表會議 新中國成立后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A.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主制度探索都具有獨創(chuàng)性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建國以前就已經開始萌芽 C.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民主制度都缺乏廣泛代表性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性質 答案 B 解析 土地革命時期的民主制度借鑒了俄國的蘇維埃代表會議制度,而不是獨創(chuàng),故A項錯誤;新中國成立前各民主制度吸收社會各階級、各階層的代表,可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在新中國成立以前就已經開始萌芽,故B項正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民主制度的代表不僅有工人、農民,還有其他階層的人員,具有廣泛代表性,故C項錯誤;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具有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性質,故D項錯誤。 7.[2018河南百校聯(lián)考]建國之初的法制建設任務,一方面是徹底廢除國民黨時期的舊法,另一方面進行了新法的創(chuàng)建,如制定了臨時憲法《共同綱領》,起草了《刑法大綱》《訴訟程序通則》《公司法》等。這些法制工作的開展( ) A.使國家管理實現了有法可依 B.保障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 C.有利于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D.表明以法治國成為國家意識 答案 D 解析 據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后,還要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還面臨諸多問題,國家的法律建設才起步,不可能實現了有法可依,故A項排除;由于法律不完備,所以“保障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不合題意,故B項排除;有利于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也不合題意,故C項排除。據材料“建國之初的法制建設任務,一方面是徹底廢除國民黨時期的舊法,另一方面進行了新法的創(chuàng)建,如制定了臨時憲法《共同綱領》,起草了《刑法大綱》《訴訟程序通則》《公司法》等”得出這些法制工作的開展表明以法治國成為國家意識,故D項正確。 8.“文革”期間,黨政機關遭受沖擊,黨和國家領導人、知名人士受到人身迫害,造反派無視法律、破壞法律,公民的人身權利得不到保障。這些現象反映出的問題是( ) A.“文革”的全面發(fā)動 B.“文革”期間我國的民主法制遭到無情踐踏 C.人民群眾行使監(jiān)督權 D.中共黨內出現了修正主義 答案 B 解析 依據題干可知,這反映的是“文革”期間我國的民主法制遭到無情踐踏,故B項正確。A、C、D三項材料沒有體現,應排除。 二、非選擇題 9.[2017山西五校聯(lián)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尚書周官》中提到“學古入官,議事以制,政乃不迷”。在古漢語中“議”包含了商討、謀劃、評價、抉擇等含義?!白h”的活動包含了三個要素:第一,通過語言進行協(xié)商(“語”);第二,協(xié)商過程中有理性的思考(“謀”);第三,協(xié)商的目的指向事情自身可能具有的最為恰當的解決方式(“宜”)。在典籍中,“所議之事”主要是政治事務,如“議儲”“議兵”“議勛”“議罪”等等,都可以歸之為“議政”,即政治協(xié)商的范疇。在制度設計上,在上述所論及的先秦“三朝”制度中,“治朝”就是君臣之間每日的例行朝會,凡有官爵者皆可參加,討論具體的政治事務。秦漢以后,隨著皇權專制體制的確立,“朝議”制度就逐漸成為國家決策的關鍵形式。具體而言,“朝議”又有“廷議”和“集議”之別?;实墼诘钐寐犝?,百官按例朝見,有事皇帝口傳諭旨,有爭議的當朝議論,謂之“廷議”;有些事皇帝不在朝會中提出,而“下其議”于一定范圍的官員,如九卿會議、議政王大臣會議等,然后再將意見上奏,謂之“集議”。 ——摘編自盧興、吳倩《中國古代政治協(xié)商傳統(tǒng) 的思想內涵與基本特征》 材料二 在“一屆政協(xié)”的政治架構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頓所說的,“一個現代化政治體系的安定,取決于其政黨的力量”,在共產黨領導下,中國實現了大國秩序的重構,推進了國家一體化的進程,促進了政治體系的良性運轉;另一方面則基于其政治系統(tǒng)的巨大包容性而實現了中國革命力量的大聯(lián)合、大團結,并激發(fā)了全國人民建設國家的巨大熱情,使得建國初期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之一。究其原委,“一屆政協(xié)”是發(fā)端于西方的共和政體在中國的實現形式,它根植于中國的歷史、社會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現代國家政治建設中凸顯中國氣派、民族神韻,具有極強的容納性與適應力。 ——摘編自覃敏健《試論“一屆政協(xié)” 的歷史方位》 (1)根據材料一,概括古代“政治協(xié)商”的主要特點。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現代中國“政治協(xié)商”制度建立的緣由。 (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古代和新中國關于“政治協(xié)商”的不同及二者產生的相同政治影響。 答案 (1)特點:協(xié)商議政形式不斷規(guī)范,發(fā)展固化為政治制度;協(xié)商議政的事務廣泛;君主是協(xié)商議政主導者。 (2)緣由:近代中國社會對民主政治有強烈的訴求;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民主為治國思想;新中國成立后的國家管理需要;西方民主政治的影響;古代治國以和為貴精神的影響。 (3)不同:協(xié)商的根本目的不同:前者實際上是君權的輔助形式,其目的是為了維護君權的統(tǒng)治;而后者目的是協(xié)調利益關系以實現個體和集團的合法權利。 協(xié)商主體的地位不同:古代“君”居于主導地位,具有決定權,而“臣”和“民”的地位是從屬性的;而現代政治協(xié)商在民主制度框架內進行,協(xié)商中的個人之間、黨派之間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每個協(xié)商主體都享有生命、財產、言論等多方面的自由權利。 影響:政治協(xié)商在制度上為政治決策過程規(guī)定了理性協(xié)商的程序,有利于減少決策失誤,提高執(zhí)政效率,緩和社會矛盾。 解析 第(1)問,根據材料一“在上述所論及的先秦‘三朝’制度中,‘治朝’就是君臣之間每日的例行朝會”“秦漢以后……關鍵形式”可得出協(xié)商議政形式不斷規(guī)范,發(fā)展固化為政治制度,“‘所議之事’主要是政治事務,如‘議儲’‘議兵’‘議勛’‘議罪’等等,都可以歸之為‘議政’”可得出所議之事廣泛的特點,根據古代制度的特點可以得出所謂“議政”也只是在君主領導下的議政。第(2)問,根據材料二,由“一個現代化政治體系的安定,取決于其政黨的力量”“中國革命力量的大聯(lián)合、大團結,并激發(fā)了全國人民建設國家的巨大熱情,使得建國初期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好的時期之一”“西方的共和政體在中國的實現形式,它根植于中國的歷史、社會和文化的土壤之中”等信息分析得出。第(3)問,第一小問不同,可以從組織“政治協(xié)商”的目的,組織者的階層利益,參與者的主體地位來進行比較即可;第二小問相同政治影響,需要從二者對決策正確性的保障上,對社會矛盾的緩和,對執(zhí)政效率方面進行敘述。-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通史版2019版高考歷史一輪復習 9-1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崛起和國共十年對峙試題 通史 2019 高考 歷史 一輪 復習 新民主主義革命 崛起 國共 十年 對峙 試題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611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