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與氣壓傳動》(第二版)課后習題答案.doc
《《液壓與氣壓傳動》(第二版)課后習題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液壓與氣壓傳動》(第二版)課后習題答案.doc(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第一章 1-1 某液壓油在大氣壓下的體積是,當壓力升高后,其體積減少到,取油壓的體積模量為,求壓力升高值。 解: 1- 3圖示為一粘度計,若D=100mm,d=98mm,l=200mm,外筒轉速n=8r/s時,測得轉矩T=40Ncm,試求其油液的動力粘度。 解:外筒內壁液體粘度: 1-4圖示一液壓缸,其缸筒內徑D=12厘米,活塞直徑d=11.96厘米,活塞長度L=14厘米,若油的粘度=0.065Pa.s,活塞回程要求的穩(wěn)定速度為v=0.5m/s,試求不計油液壓力時拉回活塞所需的力F等于多少? 解: F力受到液體粘性的影響,根據液體的粘性有 F=Ff=A(du /dy) 其中, A為活塞表面積,A=л d L 又du /dy=v/h=v/{(D-d)/2} 所以 F=A(du /dy)= лdL v/{(D-d)/2}=0.0653.1411.960.01140.012 0.5/((12-11.96)0.01)=8.54N 1-5 如圖所示,一具有一定真空不度的容器用一根管子倒置一液面與大氣相通的水槽中,液體與大氣相通的水槽中,液體在管中上升的高度h=1m,設液體的密度為,試求容器內真空度。 解:取水槽液面為基面。列出靜力學基本方程: 則真空度為: pa 1-7液壓缸直徑D=150mm,柱塞直徑d=100mm,液壓缸中充滿油液。如果柱塞上作用著F=50000N的 力,不計油液的重量,求圖示的兩種情況下液壓缸中壓力分別等于多少? 解 : 1-8圖示容器A中的液體的密度ρA=900Kg/m3,B中液體的密度為ρB=1200 Kg/m3, ZA=200mm, ZB =180mm,h=60mm,U形管中的測試介質是汞,試求A,B之間的壓力差。 解:此為靜壓力問題,可列出靜壓力平衡方程解決: PA+ρA g ZA=ρB g ZB + ρ水銀g h + PB 所以ΔPAB=PA -PB=ρB g ZB + ρ水銀g h -ρA g ZA 因為76厘米高水銀柱為P0 則60毫米高水銀柱形成的壓力P=(60/760) P0 所以(取g=10 P0=105Pa) ΔPAB=12001018010-3+60/760105-9001020010-3 =2160+7.89103-1800=8250 Pa 1-9 如圖所示,已知水深H=10m,截面,求孔子的出流流量以及點2處的表壓力(取,不計損失) 解:取B面為基面,據圖示兩截面列出的能量方程: 由于1截面與大氣接觸,則 且有連續(xù)方程: 則2處的表壓力即 1-11有一液壓缸,流量為25L/min,吸油管直徑25mm,泵的吸油口比油箱液面高出400mm。如只考慮吸油管中的沿程壓力損失,油液的運動粘度為 30,油液的密度為900,問泵的吸油腔處的真空度為多少? 解:如圖,對1-1截面和2-2截面建立實際能量方程: 1-12泵從一個大的油池中抽吸油液,流量為q=150L/min,油液的運動粘度=3410-6m2/s,油液密度ρ=900 kg/m3。吸油管直徑d=60厘米,并設泵的吸油管彎頭處局部阻力系數ξ=0.2,吸油口粗濾網的壓力損失Δp=0.0178MPa。如希望泵入口處的真空度Pb不大于0.04 MPa,求泵的吸油高度h(液面到濾網之間的管道沿程損失可忽略不計) 解:以油池液面為基準,定為1-1截面,泵吸油處為2-2截面泵吸油口液體流速: V2 =4 q/лd2=415010-3/(л60210-6) =53.1m/min=0.89m/s Re= V2d/=0.896010-3/(3410-6)=1570.6<2320 故油在管中為層流流動。 λ=75/Re l=h 所以 沿程壓力損失為ΔPλ=λ(l/d) ρV22/2 =(75/1570.6)(h/0.6)(9000.892/2) =28.4h 局部壓力損失為ΔPξ=ξρV22/2=0.29000.892/2=71.3Pa 所以 所有壓力損失為ΔP=ΔPλ +ΔPξ+ ΔP口 所以Pb= Pa-P泵 =ρgh +ρV22 /2+ ΔP0.04 MPa 帶入數字 解得H2.36m 1-13 圖示水平放置的固定導板,將直徑d=0.1m,而速度為V=20m/s的射流轉過90度角,求導板作用于液體的合力大小和方向() 解:設導板對射流的作用力為,,由動量方程得: 其中,,方向相差90度,由圖示 方向與成135度. 其方向與水平方向成135度 1-15有 一管徑不等的串聯管道,大管內徑為20mm,小管內徑為10mm,流過粘度為30的液體,流量為q=20L/min,液體的密度=900kg/,問液流在兩流通截面上的平均流速及雷諾數。 解: 1-16運動粘度=4010-6m2/s的油液通過水平管道,油液密度ρ=900kg/m3,管道內徑d=10mm,l=5m,進口壓力P1=4.0MPa, 問流速為3 m/s時,出口壓力P2為多少? 解:由于油在水平管道中流動,此管道為等徑直管,所以產生沿程壓力損失: ΔPλ=(l/d) ρv /2 其中=75/ Re Re=vd/ =75ρl v/ 2d2 =759004010-653/(21010-31010-3) =0.2025 MPa 所以P2=P1-ΔPλ=4-0.2025=3.80MPa 1-17 試求如圖所示兩并聯管的流量各為多少?已知總流量q=25L/min,,假設沿程壓力損失系數則并聯管路中的總壓力損失等于多少? 解:設兩并聯管中的流量是,,,則有, 由于兩管并聯,即有兩管管端的壓力差相等,即兩管的壓力損失相等 則: =19.6pa 1-19圓柱形滑閥如圖所示:已知閥芯直徑d=2cm,進口液壓=9.8pa,出口液 壓油液的密度通過閥口時的流量系數求流過閥口的流量。 解:當閥的開口較小時,可看作薄壁小孔,閥口的流量截面積: 流過閥口的流量: 1-20圖示柱塞直徑d=19.9mm,缸套直徑D=20mm,長l=70mm,柱塞在力F=40N作用下向下運動,并將油液從隙縫中擠出,若柱塞與缸套同心,油液的運動粘度μ=0.78410-3Pa.s,問柱塞下落0.1 m所需的時間。 解:此問題為縫隙流動問題,且為環(huán)形縫隙 所以有q0=лdh3Δp/12μl+лdhu0/2 其中 h=(D-d)/2=0.0510-3m q0=u0A=u0лd2/4 Δp=4F/(лd2) u0=0.1/t 有0.1лd2 /(4t)=(4Fлd h3/12μlлd2)+(0.1лdh/2 t) 分別帶入數字, 則有t=20.8s 1-21 在一直徑D=25mm的液壓缸中放置著一個具有4條矩形截面槽的活塞,液壓缸左腔表壓為,右腔直接回油箱,設油的粘度進口處壓力損失可以忽略不計,試確定由液壓缸左腔沿四條槽泄露到右腔去的流量,已知槽的尺寸是。 解:由題意得,四條槽可以看作四個細長孔。 水力直徑 則所求的流量: 1-23如圖所示的液壓系統從蓄能器A到電磁閥B的距離l=4m,管徑d=20mm,壁厚,鋼的彈性模量 解:壓力沖擊波的傳播速度C: (1) 閥瞬間關閉,屬于直接沖擊: (2) t=0.02>屬于間接沖擊 (3) t=0.05>,屬于間接沖擊 第二章 2-1 已知液壓泵的額定壓力和額定留量,不計管道內壓力損失,說明圖示各種工況下液壓泵出口處的工作壓力值。 解:a) b) c) d) e) 2-2如圖所示,A為通流截面可變的節(jié)流閥,B為溢流閥。溢流閥的調整壓力是 Py,如不計管道壓力損失,試說明,在節(jié)流閥通流截面不斷增大時,液壓泵的出口壓力怎樣變化? 答:當閥A流通截面小于某一值時,P維持Py,B 打開。 閥A流通截面繼續(xù)增大,增大到最大值時,P=0,B不打開。 2-3試分析影響液壓泵容積效率的因素。 答:容積效率表征容積容積損失的大小。 由 可知:泄露量越大,容積效率越小 而泄露量與泵的輸出壓力成正比,因而有 由此看出,泵的輸出壓力越高,泄露系數越大,泵 排量越小,轉速越底,那么容積效率就越小。 2-4泵的額定流量為100L/min,額定壓力為2.5MPa,當轉速為1450r/min時,機械效率為ηm=0.9。由實驗測得,當泵出口壓力為零時,流量為106 L/min,壓力為2.5 MPa時,流量為100.7 L/min,試求: ①泵的容積效率; ②如泵的轉速下降到500r/min,在額定壓力下工作時,計算泵的流量為多少? ③上述兩種轉速下泵的驅動功率。 解:① 通常將零壓力下泵的流量作為理想流量,則qt=106 L/min 由實驗測得的壓力為2.5 MPa時的流量100.7 L/min為實際流量,則 ηv=100.7 /106=0.95=95% ②泄漏流量Δq只于壓力有關,由于壓力沒變 所以則有 qt=qn/n=100.7500/1450=34.7 L/min ③當n=1450r/min時, P=pq/(ηv ηm)=25105100.710-3/(600.950.9)=4.91kw 當n=500r/min時, P=pq/(ηv ηm )=2510534.710-3/(600.950.9)=1.69kw 2-4設液壓泵轉速為950r/min,排量=168L/r,在額定壓力29.5MPa和同樣轉速下,測得的實際流量為150L/min,額定工況下的總功率為0.87,試求: (1)泵的理論流量; (2)泵的容積效率; (3)泵的機械效率; (4)泵在額定工況下,所需電機驅動功率; (5)驅動泵的轉速。 解:① qt=Vpn=168950=159.6 L/min ② ηv =q/qt=150/159.6=93.98% ③ ηm =/ηv =0.87/0.9398=92.57% ④ P=p q/ =29.510615010-3/(600.87)=84.77kw ⑤ 因為=p q/T ω 所以T=p q/ω = p q/(2лn) =29.510615010-3/(20.873.14950) =852.1N.m 2-6 分析雙作用葉片泵配油盤的壓油窗口端開三角須槽,為什么能降低壓力脈動和噪聲? 答:液壓泵在工作過程中,由于西油容積突然和壓油腔接通,或壓油容積突然和吸油腔接通時,會產生流量和壓力突變而產生噪聲。泵的流量脈動引起壓力脈動。在壓油窗口端開三角須槽,油液留經壓油窗口的三角須槽到壓油口,從而消除泵內液壓急劇變化,降低壓力脈動和噪聲。 2-7雙作用葉片泵兩葉片之間夾角為,配油盤上封油區(qū)夾角為ε,定子區(qū)表面曲線圓弧段的夾角為β,它們之間應滿足怎樣的關系?為什么? 答:為了保證配油盤的吸、壓油窗口在工作中能隔開,必須ε2л/Z ; 為了防止產生困油、氣穴現象,必須βε。 2-8 試分析外反饋壓力式變量葉片泵特性曲線,并敘述改變AB段上下位置,BC段的斜率和拐點B的位置的調節(jié)方法。 答:AB段是泵的不變量段,這由于,是常數,壓力增加時,泄漏量增加,實際輸出量略有減少,BC段,泵的實際輸出流量隨著工作壓力增加而減少。調節(jié)流量調節(jié)螺釘b,可改變泵的最大流量。AB段曲線上下平移;變更剛 度不同的彈簧,則可以改變BC段的斜率,彈簧越軟,BC段越陡,調節(jié)彈簧預壓量X,便可改變和的值,工作壓力,BC段左右平移。 第三章 3-1 圖示三種結構的液壓缸,活塞和活塞桿直徑分別為D,d,如進入液壓缸的流量為,壓力為,試分析各缸產生的推力,速度大小以及運動方向。 解:對于圖a 受拉,液壓缸左移 對于圖b 受壓,液壓缸右移 對于圖c 受壓,液壓缸右移 3-2圖示兩個結構和尺寸均相同相互串聯的液壓缸,無桿腔面積A1=100cm2,有桿腔面積A2=80cm2,缸1輸入壓力P1=0.9MPa,輸入流量q1=12 L/min。不計損失和泄漏,試求: ①兩缸承受相同負載時(F1= F2),負載和速度各為多少? ②缸1不受負載時(F1=0),缸2能承受多少負載? ③缸2不受負載時(F2=0),缸1能承受多少負載? 解:① F1=P1 A1-P2 A2 F2=P2 A1 因為F1=F2 所以P1 A1-P2 A2=P2 A1 0.910610010-4-P28010-4= P210010-4 P2=0.5106Pa 則有F1=F2= P2 A1=0.510610010-4=5000N V1=q1/ A1=1210-3/(10010-4)=1.2m/min 因為 V1 A2= V2 A1 所以 V2=V1 A2/ A1=0.96m/min ② F1=P1 A1-P2 A2=0 所以 P2=P1 A1/ A2=1.125 MPa F2= P2 A1=1.12510610010-4=11250 N ③ F2= P2 A1=0 所以 P2=0 所以 F1=P1 A1=0.910610010-4=9000 N 3-3圖示液壓缸,輸入壓力為,活塞直徑為D,柱塞直徑為d,求輸出壓力,為多少? 解:由受力可知: 3-4差動連接液壓缸,無桿腔面積A1=100cm2,有桿腔面積A2=40 cm2,輸入油壓力p=2 MPa,輸入流量q=40 L/min,所有損失忽略不計,試求: ①液壓缸能產生最大推力; ②差動快進時管內允許流速為4m/s,進油管徑應選多大? 解:① 因為 F= P1(A1-A2)ηm 所以 Fmax=P1(A1-A2)1 =2106(100-40)10-41 =1.210-4N=12kN ② V =q/(A1-A2)=4010-3/(606010-4)=1/9 m/s V A1= V管A管 所以A管=(1/9)10010-4/4=лd2/4 有 d=18.8mm 應取20mm 3-5圖示一個與工作臺相連的柱塞缸,工作臺質量980Kg,缸筒柱塞間摩擦阻力Ff=1960N,D=100mm,d=70mm,d0=30mm,試求:工作臺在0.2時間內從靜止加速到最大穩(wěn)定速度v=7m/min時,泵的供油壓力和流量各為多少? 解: 根據動量定理,Ft=mv2-mv1 所以F總=m(v2-v1)/t=9807/(0.260)=571.67N 工作臺開始上升時 F-G-Ff=F總 則F=F總+G+ Ff=571.67+98010+1960=12331.67N 又根據柱塞缸推力公式 可得F=pлd02ηm/4, ηm=1注意 此處應取d0=30mm p=4F/лd02=412331.67/[3.14(3010-3)2]=17.45Mpa 又根據柱塞缸速度公式v=4qηv/лd02 ,ηv=1 可得 q=лd02v/4=3.14(3010-3)27103/4=4.95L/min 3-6一單桿油壓快進時采用差動連接,快退時油壓輸入缸的有桿腔,設缸的快進快退速度均為0.1m/s,工作時桿受壓,推力為25000N。已知輸入流量q=25L/min,背壓, 試求:(1)缸和活塞直徑D,d; (2)缸筒壁厚,缸桶材料為45號鋼 解:(1)由其中 取d=75mm 因為快進快退得速度相同,所以D=mm,取D=105mm (2)45號鋼 設此時為薄壁 取 其中的值,查表8-7可取為3Mpa 3-7圖為定量泵和定量馬達系統。泵輸出壓力Pp=10 Mpa,排量Vp=10 mL/r,轉速np=1450r/min,機械效率ηmp=0.9,容積效率ηvp=0.9,馬達排量Vm=10 mL/r,機械效率ηmm=0.9,容積效率ηvm=0.9,泵出口和馬達進口間管道壓力損失0.2MPa,其它損失不計,試 求: ①泵的驅動功率; ②泵的輸出功率; ③馬達輸出轉速、轉矩和功率。 解: ①P驅=ppvpnP/ηmp =101061010-61450/(600.9) =2.69Kw ②P出=pvnηvp=101061010-614500.9/60 =2.18Kw ③泵的輸出等于馬達的輸入量 Vm nm/ηvm=vPnPηvp 所以nm= vPnPηvpηvm/ Vm =1010-614500.90.9/(1010-6) =1174.5r/min 馬達的輸出功率 P=pvnηvm=(10-0.2)1061010-6(1174.5/60)0.9=1.73KW 馬達的轉矩 T=p/2πn=1730/(23.14(1174.5/60))=14.03N.m 3-8 圖示系統,泵和馬達的參數如下:泵的最大排量,轉速,機械效率,總效率;馬達排量,機械效率,總效率,回路最大允許壓力=8.3Mpa,若不計管道損失,試求: 1)馬達最大轉速及該轉速下的的輸出功率和輸出轉矩。 2)驅動泵所需的轉矩。 解:泵的流出流量等于流入馬達的流量 即有 輸出轉矩 輸出功率 驅動泵所需的轉矩 3-9 圖示為變量泵和定量馬達系統,低壓輔助泵輸出壓力=0.4Mpa,泵的最大排量,轉速,容積效率,機械效率。馬達相應參數為,,,。不計管道損失,當馬達的輸出轉矩為,轉速為時,求變量泵的排量,工作壓力和輸入功率。 解:泵的流出流量等與流入馬達的流量 由馬達的輸出轉矩 由得 功率 第四章 4-1 圖4 -115 所示液壓缸,液控單向閥作用鎖以防止液壓缸下滑,閥的控制活塞面積是閥心承受面積A的3倍。若摩擦力,彈簧力均忽略不計,試計算需要多大的控制壓力才能開啟液控單向閥?開啟前液壓缸中最高壓力為多少? 解:對剛缸體作受力分析有 由于控制面積為閥心承壓面積的3倍 故開啟閥需 即 取臨界條件 開啟最高壓力 4-2彈簧對中型三位四通電液換向閥的先導閥及主閥的中位機能能否任意選定? 答:不能。 4-3 二位四通閥用作二位三通或而為二通閥時應如何連接? 答:作二位三通,將T通路與B通路接成共路 作二位二通,將B通路與A通路接通,且將A通路與T通路接通 4-4圖4-116所示系統中溢流閥的調整壓力分別為pA=3MPa,pB=1.4MPa,pC=2MPa。試求當系統外負載為無窮大時,泵的出口壓力為多少?如將溢流閥B的遙控口堵住,泵的出口壓力為多少? 答:系統負載無窮大即系統超載,此時溢流閥對系統起保護作用。A支路的調整壓力為3MPa,當C控制B的遙控口時,BC支路的最大穩(wěn)定壓力為C的調整壓力,即2MPa。系統的穩(wěn)定壓力為較小值,即2MPa,所以此時泵的出口壓力P=2 MPa。 若溢流閥B的遙控口堵住,此時BC支路的調整壓力為兩者調整壓力之和即3.4 MPa。A支路的調整壓力為3MPa。同樣保持較小值,此時,由A起安全閥作用,使系統的出口壓力維持在3 Mpa,即泵的出口壓力P=3 Mpa。 4-5圖4-117所示兩系統中溢流閥的調整壓力分別為pA=4MPa, pB =3MPa, pC=2MPa。當系統外負載為無窮大時,泵的出口壓力各為多少?對圖a的系統,請說明溢流量是如何分配的? 解:對(a)系統:A中K口接到B閥上,B中K口接到C閥上,則B的溢流壓力由C來決定,A的溢流壓力由B決定,所以系統出口壓力保持在C的溢流壓力即調整壓力為2 Mpa 對(b)系統:B中K口接油箱,此時B的調整壓力為0 Mpa。系統出口壓力應等于三個溢流閥的調整壓力之和 ,即4+0+2=6 Mpa。 對圖a的系統,溢流量分配應是qA=全部;qB=0;qC=0. 4-6 圖4-118所示溢流閥的調定壓力為4Mpa,若不計先導油流經主閥心阻尼小孔時的壓力損失,試判斷下列情況下的壓力表讀數: 1)YA斷電,且負載為無窮大 2)YA斷電,且負載為2 Mpa 3)YA斷電,且負載壓力為2Mpa 解:1)YA斷電,電磁閥處于關閉狀態(tài),因為負載為無窮大,溢流閥溢流,其兩端的壓力為4Mpa,即壓力表讀數為4Mpa. 2)YA斷電,電磁閥關閉,負載只有2Mpa,沒有達到調定壓力,故溢流閥不溢流,壓力表讀數為2Mpa 3)YA通電,電磁閥打開,產生的吸力和閥的輸出壓力及彈簧力平衡,故壓力表讀數為0Mpa. 4-8圖4-120所示系統溢流閥的調定壓力為5Mpa,減壓閥的調定壓力為2.5Mpa。試分析下列各工況,并說明減壓閥閥口處于什么狀態(tài)? 1)當泵口壓力等于溢流閥調定壓力時,夾緊缸使工件夾緊后,A,C點壓力各為多少? 2)當泵出口壓力由于工作缸快進,壓力降低到1.5Mpa時(工件原處于夾緊狀態(tài)),A.C點壓力各為多少? 3)夾緊缸在夾緊工件前作空載運動時,A.B.C點壓力各為多少? 答:1)泵的出口壓力等于溢流閥調定壓力時,夾缸使工件夾緊,由于減壓閥基本可維持出口壓力恒定,,等于減壓閥調定壓力,同樣單向閥后的=2.5Mpa,閥口處于關小狀態(tài)。 2)當降到1.5Mpa時,即,閥口處于開大狀態(tài),由于原工件的夾緊狀態(tài)未變,則 3)如夾緊缸在夾緊工件前作空載運動時C處壓力為0,,閥口不工作。 4-9 圖4- 121所示回路,溢流閥的調定壓力為5Mpa,減壓閥的調定壓力為1.5Mpa,活塞運動時負載壓力為1Mpa,其它損失不計,試求: 1)活塞在運動期間和碰到死檔板后A.B處壓力; 2)如果減壓閥的外泄油口堵死,活塞碰到死檔板后A.B處壓力。 答:1)活塞在運動中有,減壓閥不工作,碰到擋鐵后,減壓閥相當于外負荷無窮大,B處壓力為5Mpa 2)減壓閥外泄油口堵住后,閥口無法移動 ,不起減壓作用,,溢流閥相當于接近無窮大負載。 4-10 圖4-122所示的減壓回路,一只液壓缸無桿腔,有桿腔的面積分別為100cm2,50cm2,最大負載F1=14000N,F2=4250N,背壓p=0.15MPa, 節(jié)流閥2的壓差Δp=0.2MPa,求: 1)A,B,C各點壓力(忽略管路阻力); 2)泵和閥1,2,3應選多大的額定壓力? 解:1)由上面的缸的活塞桿力的平衡,可有 Pc=F/A1=14000/(10010-4)=1.4 MPa A處壓力與C處壓力相差節(jié)流閥2的壓差,可有 PA= Pc+0.2 MPa =1.6 MPa 由下面的缸的活塞桿力的平衡,可有 PB A1 =F2 + P A2 所以 PB = (F2 + P A2)/ A1 =4250+5010-40.15106/10010-4 =0.5MPa 2)為了回路能符合要求,并保證安全,泵和閥1,2,3應選為2.5 MPa額定壓力。 4-11圖4-123所示回路,順序閥的調整壓力,溢流閥的調整壓力,問在下列情況下A.B壓力為多少? 1) 液壓缸運動時,負載壓力=4Mpa時; 2) 如負載壓力變?yōu)?Mpa時 3) 活塞運動到右端時 解:(1)由于A點與液壓缸連通,則,,此時順序閥應為開啟狀態(tài), (2) 順序閥關閉,由于馬達處于工作狀態(tài), (3)活塞運動到右端時,液壓缸中壓力已達到最大值,且順序閥開啟,油道中壓力最高。因溢流閥的調整壓力為5Mpa,即油道中最高壓力為5Mpa, 4-12圖4-124所示系統,缸Ⅰ,Ⅱ上的外負載力F1=20000N,F2=30000N,有效工作面積都是A=50cm2,要求缸Ⅱ先于缸Ⅰ動作,問: 1)順序閥和溢流閥的調定壓力分別為多少? 2)不計管路阻力損失,缸Ⅰ動作時,順序閥進,出口壓力分別為多少? 解:1)缸Ⅱ承受力F2,動作時 P= F2/A=30000/5010-4=6 Mpa。所以P溢>P順>6 Mpa 由于要保證缸Ⅱ先于缸Ⅰ動作,而缸Ⅰ承受F1<缸Ⅱ承受力F2。因此,順序閥的調定壓力要小于 溢流閥,則順序閥的調定壓力應大于或等于F2作用 使缸Ⅱ產生的壓力, 所以P溢>P順>6 Mpa 2) 缸Ⅰ承受力F1,動作時 P= F1/A=20000/5010-4=4Mpa 所以,順序閥的出口壓力應為4Mpa, 缸Ⅰ動作時,缸Ⅱ也在運動,所以順序閥進口壓力又要保證缸Ⅱ的運動,所以順序閥的進口壓力應大于或等于順序閥的調定壓力 4-13圖4-125所示回路,順序閥和溢流閥串聯,調整壓力分別為pX和pY,當系統外負載為無窮大時,問: 1)泵的出口壓力為多少? 2)若把兩閥的位置互換,泵的出口壓力又為多少? 解:1)由于兩閥是串聯接法,且其為先順序閥,后溢流閥,則泵的出口壓力為兩者中壓力較大的一者(順序閥的出口壓力由負荷決定)所以若Px>Py,則P出=Px, 若Px-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液壓與氣壓傳動 液壓 氣壓 傳動 第二 課后 習題 答案
![提示](http://ioszen.com/images/bang_tan.gif)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656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