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生活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課題研究方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加強生活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課題研究方案.doc(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走近生活,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研究方案一、 課題研究的背景當前,在世界范圍內,科技生產(chǎn)正迅猛發(fā)展,知識經(jīng)濟正高度信息化,國力競爭日益強烈。面對這一系列的挑戰(zhàn),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已迫在眉睫。這不僅是加快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的需要,也是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而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更多能夠適應各種挑戰(zhàn)、探索新事物能力的年青一代應當從加強科學課程教學,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上得以落實。反思我們當今的科學課程教學,可以說基本上處于一種游離支解的狀態(tài)。因為它常常為追求和實現(xiàn)某種效益而被縮減為科學知識的教學,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并沒有真正做到對學生科學素質的培養(yǎng)。
2、所以,我們常??梢耘龅竭@樣的現(xiàn)實問題:經(jīng)過三年科學學習的初三學生不知道自己的胃大致在什么位置;很多同學對杠桿類問題的求解得心應手卻無法解釋生活中不法商販做買賣時短斤缺兩的緣由;也有為數(shù)不少的學生根本分不清常見的植物如桂花和玉蘭,杜鵑和月季;還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在課堂上能夠說出近十種辨別方向的方法,而在實際生活中根本不知道東南西北太多諸如此類的問題擺在我們科學教師的面前,需要我們科學教師去正視和面對,需要我們科學教師去思考和探索??茖W課程教學對真正的科學教育的呼喚,也正要求我們教師以科學的方法和科學的態(tài)度來進行科學教學,使我們的科學教學承擔起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任務,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和我們的生活實際
3、有機結合,給學生感受環(huán)境、社會、家庭、自身的機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與現(xiàn)實世界的撞擊交流中形成對世界、對生活的關注,使他們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并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塑造其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樹立社會責任感,從而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所以,怎樣在課內外的教學活動中通過加強生活實際和科學課程的整合,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發(fā)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并樹立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是擺在我們科學教師面前的一個研究課題。二、課題的界定“素養(yǎng)”既是人們的日常用語,又是眾多學科研究的對象,對它的概念內涵眾說紛紜。我們認為,素養(yǎng)是在外部環(huán)
4、境和教育的影響下,學生所到達的一定心理發(fā)展內容和心理水平而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教養(yǎng),包括觀念態(tài)度和行為習慣等。而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應涉及到三個方面的內容:科學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科學探究的方法與能力;科學知識與技能??茖W來源于生活,把科學中的問題貼近生活實際,使學生感到學習科學是生活所必需?!白呓睢笔菍W生從抽象的課本理論中解脫出來,給學生感受事實的機會。讓他們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切實感受到“科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在積極自主建構的過程中,加深對科學的理解。使他們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并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
5、遇到的問題,在獲取科學知識,應用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tài)度,從而塑造其科學的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和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并樹立和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三、課題研究的目標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是通過加強現(xiàn)實生活和科學課程的整合,加強生活實際問題在科學教與學活動中的中滲透,通過多種途徑向學生提供現(xiàn)實生活中豐富的學習資源,突破各種限制因素,擴大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他們學習的綜合能力,使他們逐步領會科學的本質,并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塑造其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正確的情感態(tài)
6、度價值觀,并樹立社會責任感,從而形成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為他們適應科學技術高速發(fā)展和經(jīng)濟全球化的挑戰(zhàn),也為增強我國綜合國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基礎。四、理論依據(jù)1、 美國著名教育家霍華德加德納(How arel Gardner)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 該理論認為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智能領域,教育的起點不在于學生一個人在數(shù)理邏輯上智能領域有多聰明,而在于教師怎樣開發(fā)學生優(yōu)勢智能領域,要在教育中彰顯學生個性,實施個別差異教育,使擁有不同天資和稟賦的學生在實施個別差異教育中能夠得到適合自身特點的發(fā)展。2、前蘇聯(lián)教育家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 青少年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們活潑好動,思
7、維敏捷,表現(xiàn)欲強。他們希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展示自我風采。對那些遠離生活,枯燥乏味的內容則持冷漠態(tài)度,當課本內容不能吸引他們,校內活動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時,他們就會轉移興趣和注意,產(chǎn)生厭學情緒,如果能把握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就能加速學生的發(fā)展,避免產(chǎn)生厭學情緒。3、陶行知和盧梭的“生活教育”理論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中,“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他的“社會即學?!?,更是告訴我們“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可以大大增加”。教育源于生活,要適應生活的需要,因而教學更不能脫離生活,因為脫離生活的教學將會失去兒童主動學習的心理基礎。教育家盧梭也認為
8、:教學應讓學生從生活中,從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通過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獲得直接經(jīng)驗,主動地進行學習,反對讓兒童被動地接受成人的說教或單純地從書本上進行學習。他認為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兒童各種知識和灌輸各種觀念,而在于引導學生直接從外界事物和周圍事物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從而使他們獲得有用的知識。五、研究的內容:探索新課程理念下如何加強實際生活在科學教學過程中的滲透和整合,向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學習資源,從而突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在提高教育質量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為實現(xiàn)本課題的研究目標,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具體的研究:1、 學生對自身周圍現(xiàn)實生活關注現(xiàn)狀的分析和研究2、
9、 科學課堂教學和生活實際相結合的實驗和研究3、 如何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課題)的研究4、 如何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中的科學的研究六、研究的對象:武原中學2005屆全體學生七、研究的方法:1、 研究方法:以班級為單位,采取行動研究法2、 課題操作的策略和具體措施: 通過對“學生對自身周圍現(xiàn)實生活關注現(xiàn)狀”的分析和研究,了解目前學生科學學習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掌握第一手材料,為后面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依據(jù) 在科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各種手段緊密聯(lián)系生活實際和生活實際??梢越柚嗝襟w,引入大量鮮活的生活素材;可以在學習了某個知識內容后給學生布置一些非書面作業(yè),讓學生去思考“今天所學的內容
10、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問題?”或“你的周圍,有哪些事例和現(xiàn)象是應用了這個原理的”等等。并將學生思考的結果匯總展示(可借助在教室里開辟的科學園地,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暢所欲言;也可直接在第二天的課堂上以小組擂臺賽的方式進行。但不管以什么方式進行活動,最終都應該采用一定的辦法讓學生將自己的收獲呈現(xiàn)出來) 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課外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課題學習)。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可以多樣化??梢允窃诮處煹闹笇?,由學生單獨進行課外科技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人性特長;可以是將對某些科學技術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組織成科技興趣活動小組,群策群力合作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提高;也可以邀請縣科技委員會、環(huán)保局、防疫站
11、等相關領域的專家或技術人員來學校做講座和報告,然后舉辦“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在我們身邊”的科學創(chuàng)意大賽或小發(fā)明比賽等;還可以建立科學活動基地,或者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外出參觀(比如去一些花木基地),利用寒假、暑假,組織學生走向社會,開展科技考察和科技調查,向社會宣傳相關科學知識 不定期地舉辦科技知識競賽;科技手抄報比賽;不定期地舉辦以班級為單位的科技節(jié)活動;不定期地向學生推薦一些經(jīng)典的科普作品,讓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寫出讀后感,并進行交流 不定期地召開學生座談會,詢問他們的學習心得;不定期地進行階段小結,探討該研究在實際教學中的運作情況,不斷地加以分析匯總。八、研究的程序:1、準備階段(2006年4月-200
12、6年6月) 共同學習有關理論,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實施方案并設置相關的調查問卷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目前我校學生對科學的認識、對科學這門課程的認識、以及在學習科學時渴望擁有的課堂學習方式、自己在科學學習上的現(xiàn)狀等科學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科學探究的方法與能力與科學知識與技能的形成情況 反思教師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結合生活實際進行教學的現(xiàn)狀以及自己對學生學習科學的思維方式、學習科學的目的、學習科學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關注情況,掌握第一手材料,制定課題實施方案。2、實施階段(2006年9月-2006年6月) 按照課題方案開展具體研究。課內讓學生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的事實,教給他們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13、課外讓學生開展實踐活動,進行研究性學習。并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的作用,課內可以結合多媒體引入大量鮮活的生活素材,課外可以通過借助網(wǎng)絡查詢檢索一些和自身、和生活實際相關的科學原理,也可從科學的角度分析身邊的某些具體問題(如相關交通法規(guī)的制定依據(jù)等),還可讓學生就目前的一些熱點問題(如核污染、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等)提出自己建立在科學基礎上整改建議和措施等,讓學生在獲取大量信息、分析事實的基礎上提高自主學習探究和實踐的能力;塑造他們的執(zhí)著的探索精神氣質、提升學生的科學思維;也促使他們更加關注國家、社會和環(huán)境,增加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提升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組織科學興趣小組,利用課余時間開展活動。如對我縣的生態(tài)資源、
14、環(huán)境問題等進行調查研究,并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走出課堂捕捉一些生活中蘊涵科學原理的事例和細節(jié),開發(fā)和拓展學習資源。 經(jīng)常性地提供機會、搭建平臺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各種與生活內容有關的科學知識競賽等類型的活動,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勤于思考的習慣,促使學生關注生活,關注周圍,關注自身。 不定期地召開學生座談會,詢問他們的學習心得;不定期地進行階段小結,探討該研究在實際教學中的運作情況,不斷地加以分析匯總,加強現(xiàn)實生活和科學教學的整合,將研究真正地落到實處,提高教學的長遠效益。3、總結階段(2007年7月-2007年8月)對實施過程中獲得的各種資料,進行匯總、整理,并在此基礎上
15、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匯編成冊,形成研究成果。為今后的教學提供參考和借鑒,為今后的教學實踐服務。九、研究的成果:1、課題研究成果報告2、相關研究心得和論文3、 學生作品4、 活動記錄十、課題研究優(yōu)勢:1、我校有極其濃厚的教科研氛圍,是我縣主要的教科研基地。學校領導相當重視并支持教師的教科研工作和課題的研究。2、課題組教師都配備有電腦設備,網(wǎng)絡資源的共享為課題研究帶來極大的方便。3、課題組人員都是科研型教師,曾多次主持或參與多項課題研究,承擔的研究課題在我縣的教科研成果評比中獲一定的獎項,具有較強的研究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課題研究經(jīng)驗。課題組成員年齡結構搭配合理,高、中級職稱超過半數(shù),是一支充滿生機的課題研究隊伍。十一、課題組人員及分工:課題負責人:馬玉華(負責課題實施方案的撰寫、課題的具體實施和總結)課題組成員:黃中標(課題具體實施者,階段總結者) 徐漢英(課題具體實施者,階段總結者)胡曉群(課題具體實施者,階段總結者)趙海祥(課題具體實施者,階段總結者)十二、課題研究經(jīng)費預算: 人民幣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