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第1課時
《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第1課時》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第1課時(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預備定理. 2.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進一步發(fā)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預備定理的推導與應用. 【教學難點】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預備定理的推導. 課前準備 無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教學步驟 師生活動 設計意圖 活動 一: 創(chuàng)設 情境 導入 新課 【課堂引入】 在△ABC中,D為AB的中點,如圖3-4-10,過點D作DE∥BC交AC于點E,那么△ADE與△ABC的邊對應成比例嗎?對應角相等嗎?△ADE與△ABC相似嗎? 圖3-4-10 利用熟悉的三角形中位線定理,探究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預備定理,體會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活動 二: 實踐 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預備定理 (1)在情景導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繼續(xù)思考:在△ABC中,D為AB上任意一點,如圖3-4-11所示.過點D作BC的平行線交AC于點E,那么△ADE與△ABC相似嗎? (2)如果點D,E分別在AB,AC的延長線上呢?在AB,AC的反向延長線上呢? 歸納:平行于三角形一邊的直線與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截得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層層遞進,引導學生思維向深度和廣度進軍. 活動 三: 開放 訓練 體現(xiàn) 應用 【應用舉例】 例1 如圖3-4-12,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DE交BC于點F,交AB的延長線于點E. (1)請寫出圖中相似的三角形; (2)請由其中的一對相似三角形寫出相應的比例式; (3)請說明AE·BF與AD·BE是否相等? 講評策略: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然后請三位學生板書答案.教師對學生的答案進行點評,給出正確答案:(1)△EBF∽△EAD,△CDF∽△BEF,△EAD∽△DCF.(2)舉一例:在△EBF∽△EAD中,有==,還有兩種情形鼓勵學生自行解答.(3)由(2)可得AE·BF=AD·BE. 圖3-4-12 強調:(1)書寫兩個三角形相似時要注意頂點的對應關系,嚴格按要求書寫,養(yǎng)成嚴謹?shù)膶W習習慣;(2)靈活運用定理,把握定理的本質,抓住平行線這一線索,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拓展提升】 例2 如圖3-4-13,已知四邊形ABCD是平行四邊形. (1)求證:△MEF∽△MBA; (2)若AF,BE分別是∠DAB,∠CBA的平分線,求證:DF=EC. 圖3-4-13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通過應用練習,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活動 四: 課堂 總結 反思 【當堂訓練】 1.教材P78練習中的T1,T2. 2.教材P89習題3.4中的T1. 當堂檢測,及時反饋學習效果. 【知識網絡】 提綱挈領,重點突出. 【教學反思】 ①[授課流程反思] 從熟悉的定理出發(fā)引導學生思考,推導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預備定理,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②[講授效果反思] 通過在置疑導入的基礎上又一步步地變式提高,把問題的各種可能性都考慮到,說明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預備定理的普遍性,讓學生切身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為學生今后獲取知識、探索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③[師生互動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習題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更進一步提升. 3-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3.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 第1課時 相似 三角形 判定 性質 課時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516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