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設計請充值后下載,,資源目錄下的文件所見即所得,都可以點開預覽,,資料完整,充值下載可得到資源目錄里的所有文件。。?!咀ⅰ浚篸wg后綴為CAD圖紙,doc,docx為WORD文檔,原稿無水印,可編輯。。。具體請見文件預覽,有不明白之處,可咨詢QQ:12401814
一.塑件成型工藝分析
1. 塑件的分析
(1) 外形尺寸 該塑料件外形尺寸不大,塑料熔體流程不長,適合于注射成型。
(2) 精度等級 每個尺寸的公差不一樣,有的屬于一般精度,有的屬于高精度,就按實際公差進行計算
(3) 脫模斜度 ABS屬于無定型塑料,成型收縮率較小,參考表2-10選擇該塑件上型芯和凹模的統(tǒng)一脫模斜度為1度。
2. ABS的性能分析
(1) 使用性能 綜合性能好,沖擊強度,力學強度高,尺寸穩(wěn)定,耐化學性,電氣性能良好;易于成型和機械加工,其表面可鍍鉻,適合制作一般機械零件,減摩零件,傳動零件和結(jié)構(gòu)零件。
(2) 成型性能
1.無定型塑料。其品種很多,各品種的機電性能及成型特性也各有差異,應按品種來確定成型方法及成型條件。
2.吸濕性強。含水量應小于0.3%(質(zhì)量),必須充分干燥,要求表面光澤的塑件應要求長時間預熱干燥。
3.流動性中等。溢邊料0.04mm左右。
4.模具設計方面。
a. 需要采用較高的料溫與模溫,澆注系統(tǒng)的流動阻力要小。為了在較高注射壓力下避免澆口附近產(chǎn)生較大應力導致制品翹曲變形,可采取護耳式澆口。
B.注意選擇澆口位置,避免澆口與熔接痕位于影響制品外觀的部位。
C.合理設計頂出脫模結(jié)構(gòu),推出力過大時,制品表面易“發(fā)白”,“變渾”。
(3)ABS的主要性能指標 如下表
密度/g.
1.02-1.08
屈服強度/MPa
50
比體積/
0.86-0.98
拉伸強度/MPa
38
吸水率(%)
0.2-0.4
拉伸彈性模量/MPa
1.4X
熔點/
130-160
抗彎強度/MPa
80
計算收縮率(%)
0.4-0.7
抗壓強度/MPa
53
比熱容/J.
1470
彎曲彈性模量/MPa
1.4X
3. ABS的注射成型過程及工藝參數(shù)
1. 注射成型過程
A成型前的準備。 對ABS的色澤,粒度和均勻性等進行檢驗,由于ABS吸水性較大,成型前應進行充分的干燥。
B.注射過程。 塑件在注射機料筒內(nèi)經(jīng)過加熱,塑化達到流動狀態(tài)后,由模具的澆注系統(tǒng)進入模具型腔成型,其過程可分為充模,壓實,保壓,倒流和冷卻五個階段。
C.成型后處理。處理的介質(zhì)為空氣和水,處理溫度60-75,處理時間為16-20s。
2.注射工藝參數(shù)
A 注射機:螺桿式,螺桿轉(zhuǎn)數(shù)為30r/min.
B.料筒溫度():后段 150-170;中段 165-180;前段180-200
C噴嘴穩(wěn)定():170-180
D模具溫度():50-80
E注射壓力(MPa):60-100
F成型時間(s):30(注射時間取1.6,冷卻時間取20.4,輔助時間取8)
二.擬定模具的結(jié)構(gòu)形式
1.分型面位置的確定
通過對塑件結(jié)構(gòu)的分析,分型面應該選擇在投影面積最大且利于開模取出塑件的平面。這里有兩種選擇,第一種:如圖1-1(UG 軟件設計)
圖1-1
這種類型設計使的推出機構(gòu)需要很大的力使得塑件順利脫模,而且兩個異形空的側(cè)向抽芯的對稱位要求較高,需要兩個側(cè)抽芯才能脫模。
第二種選擇(圖1-2)
(圖1-2)
這種選擇所需要的推出力較小,符合塑件最大投影面積在分型面上,只要一個側(cè)抽芯便可以脫模。不過對中的分型面使得塑件公模仁和母模仁有高的配合精度。
綜合考慮,選擇第二種分型面。即如下圖1-3
圖1-3
2. 型腔數(shù)目與排列方式的確定
A. 型腔數(shù)量的確定 該塑件精度等級在3-4級之間,且大批大量生產(chǎn),可采用一模多腔的結(jié)構(gòu)形式。同時考慮塑件的尺寸比較少,以及制造費用和各種成本費用等因素,初步定為一模八腔結(jié)構(gòu)形式。
B. 型腔的排列方式。 多型腔模具盡可能采用平衡式排列布置,且要力求緊湊,并與澆口開設的部位對稱。采用直線對稱排列,如下圖(1-4)所示
圖1-4
C. 模具結(jié)構(gòu)形式的確定 從上面分析可知道,本模具設計為一模八腔,對稱直線排列,根據(jù)塑件的結(jié)構(gòu)形狀,推出機構(gòu)擬用頂針推出形式。澆注系統(tǒng)設計時,流道采用對稱形式,澆口采用側(cè)澆口,且開設在分型面上。因此,定模部分不需要單獨開設分型面取出凝料,動模部分只需要型芯。
3. 注射機型號的確定。
(1) 注射量的計算 通過NX軟件分析計算得
塑件的體積: ;
塑件的質(zhì)量: ;
式中,參考表4-44可取1.02g/
(2) 澆注系統(tǒng)凝料體積的初步估算 澆注系統(tǒng)的凝料在設計之前是不能確定準確的數(shù)值,但是可以根據(jù)經(jīng)驗按照塑件體積的0.2-1倍來估算。由于本次流道簡單比較遠,因此澆注系統(tǒng)的凝料按塑件的體積的0.5倍計算,故一次注入模具型腔塑料熔體的總體積為
;
(3)選擇注射機 根據(jù)第二步計算得出一次注入模具型腔的塑料總體積;并結(jié)合式(4-18)則有:;根據(jù)以上的計算,初步選定公稱注射量為37;注射機型號為SZ-68/40臥式注射機,其主要技術(shù)參數(shù)表4-45.
理論注射容量/
37
最大行程/mm
220
螺桿柱塞直徑/mm
26
最大模具厚度/mm
240
V注射壓力/MPa
170
最小模具厚度/mm
110
注射速率/g.
43
鎖模形式
雙曲肘
塑化能力/g.
3.6
模具定位孔直徑/mm
100
螺桿轉(zhuǎn)速/r.
10-160
噴嘴孔半徑/mm
10
鎖模力/KN
320
噴嘴口孔徑/mm
3
拉桿內(nèi)間距/mm
300X300
(3) 注射機的相關(guān)參數(shù)的校核
1. 注射壓力校核 查表4-1可知,ABS所需注射壓力為80-110MPa。這里取=100MPa,該注射機的公稱注射壓力=170MPa;注射壓力安全系數(shù)=1.25-1.4,這里取=1.3,則:
=1.3X100=130<,所以,注射機壓力合格。
2. 鎖模力的校核
A. 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
B. 澆注系統(tǒng)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即流道凝料(包括澆口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數(shù)值,可以按照多型腔模的統(tǒng)計分析來確定。是每個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的0.2-0.5倍。這里取.
C. 塑件和澆注系統(tǒng)在分型面上總的投影面積;
D. 模具型腔內(nèi)的脹型力=;
式中,是型腔的內(nèi)的壓力,注射壓力的20%-40%,大致范圍為34-68Mpa。對于粘度較大哦塑制品應取較大值。ABS屬于中等粘度塑料及有精度要求的塑件,故50MPa。
查表4-45可得該注射機的公稱鎖模力鎖模力安全系數(shù)為;這里取,則
=189.732KN<320KN=,所以注射機鎖模力合格。
對于其他安裝尺寸的校核要等到模架選定,結(jié)構(gòu)尺寸確定后方可進行。
三.澆注系統(tǒng)的設計
1. 主流道的設計
主流道通常位于模具中心塑料熔體的入口處,它將注射機噴嘴射出的熔體導入分流道或型腔中。主流道的形狀為圓錐形,以便熔體的流動和開模時主流道凝料的順利拔出。主流道的尺寸直接影響到熔體的流動速度和充模時間。另外,由于其與高溫塑料熔體及注射機噴嘴反復接觸,因此設計中常設計成可拆卸更換的澆口套。
(1) 主流的尺寸
主流道長度: 小型模具應盡量小于60mm,本次設計中初取50mm進行設計。
主流的小端直徑:d=注射機噴嘴尺寸+(0.5-1)mm=(3+0.5)mm=3.5mm;
主流道大端直徑:=d+2=7mm,式中=.
主流道球面半徑:S注射機噴嘴球頭半徑+(1+2)mm=(10+2)mm=12mm;
球面的配合高度:h=3mm。
(2) 主流道的凝料體積
;
(3) 主流道當量半徑 =mm=2.625mm。
(4) 主流道澆口套的形式。 主流道襯套為標準件可選購。主流道小端入口處與注射機噴嘴反復接觸,易磨損。對材料的要求較嚴格,因而盡管小型注射??梢詫⒅髁鞯罎部谔着c定位圈設計成一個整體,但考慮上述因素通常仍然將其分開來設計,以便于拆卸更換。同時也便于選用優(yōu)質(zhì)鋼件進行單獨加工和熱處理。設計中常采用碳素鋼(T8A或者T10A),熱處理淬火表面硬度為50-55HRC,如下圖(3-1)所示。
主流道澆口套的結(jié)構(gòu)形式(3-1)
2. 分流道的設計
(1) 分流道的布置形式 在設計時應考慮盡量減少在流道內(nèi)的壓力損失和盡可能 避免熔體溫度降低,同時還要考慮減少分流道的容積和壓力平衡,因此采用平衡式分流道。
(2) 分流道的長度 由于流道設計簡單,根據(jù)八個型腔的結(jié)構(gòu)設計,分流道較長。單邊分流道的長度;
(3) 分流道的直徑 由推薦的分流道直徑直接取;=(80%-90%);?。?
(4) 分流道的截面形狀 常用的分流道截面形狀有圓形,梯形,U形,六角形,為了便于加工和凝料的脫模,分流道大多設計在分型面上。為了有助于熔融材料的流動和減少其溫度傳到模具中,本設計采用圓形流道,廣泛應用于側(cè)澆口模具中。
(5) 分流道的截面尺寸 ;;
(6) 凝料的體積
1. 分流道的長度=75X2X==;=17X8X==;
(7)校核剪切速率
1. 確定注射時間:查表,可取T=1.0S
2.計算分流道體積流量:5.82;
由式(4-20)可得剪切速率
=6.37X;
該分流道的剪切速率處于澆口主流道與分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5X-5X之間,所以,分流道內(nèi)熔體的剪切速率合格。
(8)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和脫模斜度 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是很低,一般取Ra1.25-2.5um即可,此處取1.6um。另外,其脫模斜度一般取;這里取.
3.澆口的設計
該塑膠件表面質(zhì)量要求較高,采用一模八腔注射,為了便于調(diào)整沖模時的剪切速率和封閉時間,因此采用側(cè)澆口。其截面形狀簡單,易于加工,便于試模后修正,且開設在分型面上,從型腔的邊緣進料。
(1) 側(cè)澆口尺寸的確定
1.計算側(cè)澆口的深度 根據(jù)表4-10,可得側(cè)澆口的深度h計算公式為
H=nt=0.7X3.5mm=2.45mm;
式中,t是塑件平均壁厚,這里t=3.5mm,n是塑料成型系數(shù),對于ABS,其成型系數(shù)n=0.7.
在工廠進行設計時。澆口深度常常先取小值,以便今后試模時發(fā)現(xiàn)問題進行修模處理,并根據(jù)表4-9中推薦的ABS側(cè)澆口的厚度為0.25-0.5mm,故此處澆口深度取0.4mm。
2. 計算側(cè)澆口的寬度。 根據(jù)表10-2,可得側(cè)澆口的寬度B的計算公式為
;
式中,n是塑料成型系數(shù),對于ABS其n=0.7;A是凹模的內(nèi)表面積(約等于塑件的外表面積)。
由表10-2側(cè)澆口有關(guān)參數(shù)的經(jīng)驗值
取B=1mm。
側(cè)澆口剪切速率的校核
計算澆口的長度。根據(jù)表10-2,可得側(cè)澆口的長度一般選用0.7-2.5mm,這里取=1.1mm。
圖3-2
(2) 側(cè)澆口的剪切速率的校核。
1. 計算澆口的當量半徑 由面積相等可得由此矩形澆口的當量半徑。
2. 校核澆口的剪切速率
確定注射時間,查表4-8,可取t=1s;
計算澆口的體積流量:;
計算澆口的剪切速率:由式(4-20)可得:=3.83
該矩形側(cè)澆口的剪切速率處于澆口與分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5X-5X之間,所以,澆口的剪切速率校核合格。
4.校核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上面分別求出了塑件的體積,主流道的體積,一級分流道的體積,二級分流道的體積,以及主流道的當量半徑,這樣就可以校核主流道熔體的剪切速率。
計算主流道的體積流量
;
計算主流道的剪切速率
=2.08X;
主流道內(nèi)熔體的剪切速率處于澆口與分流道的最佳剪切速率5X之間,所以主流道的剪切速率校核合格。
5.冷料穴的設計及計算
冷料穴位于主流道正對面的動模板上,其作用主要是收集熔體前鋒的冷料,防止冷料進入模具型腔而影響制品的表面質(zhì)量。本設計有主流道和分流道冷料穴,采用頂針推出,開模時,利用凝料對球頭的包緊力使凝料從主流道襯套中脫出。
四.成型零件的結(jié)構(gòu)設計及計算
1.成型零件的結(jié)構(gòu)設計
(1)凹模的結(jié)構(gòu)設計 凹模時成型制品的外表面的成型零件。按凹模的結(jié)構(gòu)的不同可將其分為整體式,整體嵌入式,組合式和鑲拼式四種。這里選擇鑲拼式凹模。
(2)凸模的結(jié)構(gòu)設計 凸??煞譃檎w式和組合式,由對中性,此是模具的凹模和凸模具有相同的截面形狀,故只需要設計凹模或者凸模一種結(jié)構(gòu)既可以。
2.成型零件鋼材的選用
根據(jù)對成型塑件的綜合分析,該塑件的成型零件由足夠的剛度,強度,耐磨性及良好的抗疲勞性能,同時考慮它的機械加工性能和拋光性能。又因為該塑件為大批大量生產(chǎn),所以構(gòu)成型腔的鑲拼式凹模鋼材選用NAK80(美國牌號)。對于成型塑件凸模選用NAK55做動模鑲件。此兩種鋼材均來自日本大同公司。
3.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計算。
采用表4-15中的平均尺寸法計算成型零件尺寸,塑件尺寸公差按照塑件零件圖中給定的公差計算。
(1) 凹模徑向尺寸的計算 塑件外部徑向尺寸的轉(zhuǎn)換:;相應的塑件制造公差;;相應的塑件制造公差;
;
;
式中,,是塑件的平均收縮率,查表1-2知道ABS的收縮率為0.3%-0.8%,所其平均收縮率;是系數(shù),查表4-15可知道x一般在0.5-0.8之間,此處選擇;分別是塑件上相應的尺寸的公差(下同);是塑件上相應尺寸的制造公差,對于中小型塑件?。ㄏ峦?。
(2) 凹模的深度尺寸的計算 塑件高度方向上尺寸的轉(zhuǎn)換:塑件的最大尺寸(對中?。﹎m=;相應的;塑件最低處的高度尺寸mm=,相應的;
;
;
式中,是系數(shù),由查表4-15可知道一般在0.5-0.7之間,此處??;
圖4-1
(3) 凹模小型芯的設計。
小型芯的徑向尺寸
;
;
;
圖4-2
凸模鑲件和小型芯的設計。
對于這種對稱性零件,凸模與凹模的截面尺寸基本一致,高度上可以適當?shù)脑黾?,可以增加模具的強度,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
圖4-3
圖4-4
(4) 滑塊(側(cè)向抽芯設計)
由于本鑲件是小型(尺寸比較?。┕蔬x用的抽芯機構(gòu)為滑塊+斜導柱的側(cè)向抽芯。為了便于后期的修模,現(xiàn)在選用以下的結(jié)構(gòu),
圖4-5
1. 側(cè)抽芯的設計
本塑件的鑲件較小,抽芯較長,可做成拼接滑塊,滑塊結(jié)構(gòu)如上圖(4-5)
設計要點是,通過UG NX的“斜率分析”(如圖4-6)
圖4-6
該圖紅色區(qū)域表示型腔部分,藍色區(qū)域表示型芯部分面。而分型面上得區(qū)域有藍色區(qū)域表示該區(qū)域存在倒扣,需要側(cè)抽芯脫模。分型面以下存在紅色區(qū)域表示存在倒扣位置,需要側(cè)抽芯脫模。
為了便于抽芯,需要在端部做個脫模斜度,取雙邊的脫模斜度,然后真身位取經(jīng)驗值11mm,用螺釘鎖緊在滑塊上。如下圖(4-7)所示
圖4-7
2. 斜導柱的設計
直徑取D=6mm
確定斜導柱的斜度:在取值,初取斜導柱的角度;
滑塊的鎖緊角為;
抽芯距離;取;
斜導柱的長度L,,由于模具的模仁高度并沒有確定,故現(xiàn)在只需要確定斜導柱伸入滑塊的長度即可,剩余長度可以由模仁高度直接確定。
(49-56)mm取50mm
滑塊的斜導柱內(nèi)孔單邊留有0.5mm的避空位。
3. 滑塊和鎖緊塊的設計
鎖緊塊的角度取
由于滑塊要保證一定的強度,設計參考表9-6和9-7滑塊和鎖緊塊的經(jīng)驗值。
側(cè)抽芯用螺釘連接在滑塊上。
其具體尺寸如下圖4-7所示
圖4-8
其配合精度為H7/f7(滑塊與導滑槽)滑塊頂?shù)膱A角可以減少應力集中。
圖4-9
彈簧的選擇:因為抽芯距離較長,故選擇黑色圓彈簧,其規(guī)格如下表
彈簧規(guī)格
TL8X4X30
彈簧行程
7mm
最大壓縮量
14.4mm
剩余壓縮量
2.4mm
當前壓縮量
12mm
壓縮狀態(tài)長度
18mm
擴孔直徑
9.5mm
五.模架的確定
根據(jù)模具型腔的布局的中心和凹模鑲件的尺寸可以知道平面尺寸為220X110mm,又考慮到滑塊的抽芯距離和滑塊,鎖緊塊,側(cè)抽芯的徑向總長。同時參考選型公式,可確定選用模架為龍記(LKM),(WXL=250mmX300mm),類型為CI兩板模。
各模板尺寸的確定
A板尺寸,由于考慮冷卻水道的加入,取40mm
B板尺寸 ,鑲件對稱,可比A板取稍大一點,取50mm;
C板的尺寸,C板高度=限位釘高度+推出行程+推板厚度+推桿固定板厚度+(10-15)mm=(4+5+25+25+10-15)mm=(69-74)mm,初步選擇70mm(標準);
經(jīng)過上述確定,知道模架的尺寸如圖4-7所示。
圖4-8
2.模架各尺寸的校核
根據(jù)所選注射機來校核模具設計的尺寸
1. 模具平面尺寸250X300mm<300X300mm(拉桿間距),校核合格。
2. 模具高度尺寸220mm,130mm<220mm<240mm,校核合格。
3. 模具的開模行程S==4+65+5-10mm=(74-79)mm<220mm(開模行程),校核合格。
六.排氣槽的設計
該塑件由于采用側(cè)澆口進料,直接在公母模仁開排氣槽,同時鑲件和推桿配合間隙進行排氣。
七.脫模推出機構(gòu)的設計
1.推出方式的確定
本塑件采用推桿推出,便于修模和減少阻力。
2.脫模力的計算
由于該塑件為厚壁塑件
端面是矩形形狀,脫模力計算公式為
;
式中,F(xiàn)是脫模力(N),E是塑料的彈性模量(MPa),查表4-24;S是塑料的平均收縮率(%),查表4-24得;t是塑件的壁厚(mm);L是被包型芯的長度(mm);是塑料的泊松比;是脫模斜度;f是塑料與鋼材之間的摩擦因數(shù)。查表4-24;r是型芯的平均半徑(mm);a是矩形的短邊長度(mm);b是矩形型芯的長邊長度(mm);A是塑件在與開模方向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面積(),當塑件底部有通孔時,A項視為零;是由和決定的無因次數(shù),;;
所以1030.5+26.35N=1056.85N
3.校核推出機構(gòu)作用在塑件上得單位壓應力
推出面積
A=263.6;推出應力 <128MPa(抗壓強度)合格。
推桿的設計
根據(jù)塑件的分型面大小,本設計采用兩種推桿具體尺寸如圖7-1所示
其他結(jié)構(gòu)設計
支撐柱設計
為了防止鎖模力,或注塑時的注塑壓力(脹型力)將動模板壓彎變形而造成成型制品的品質(zhì)不能達到要求,需要在模具底板和動模板之間加撐柱,以提高模具的剛性和壽命。撐頭(支撐柱)必須用螺絲或管針與底板固定,撐頭直徑一般在25-50mm之間,撐頭孔需要大于撐頭2mm左右。撐頭用高碳鋼制造。
根據(jù)經(jīng)驗值選用直徑30mm的兩個撐頭,避空單邊1mm,用螺釘固定。
限位釘?shù)脑O計
在推桿固定板和模具底板之間按模架大小和高度加設小圓形支承柱,作用是減少推桿底板和模具底板的接觸面積,防止因掉入垃圾或模板變形,導致推桿復位不良。限位釘大端直徑一般取經(jīng)驗值10mm,16mm和20mm.本設計取16mm;四個垃圾釘。
八.冷卻系統(tǒng)的設計
冷卻系統(tǒng)的計算很麻煩,在此只進行簡單的計算。設計時忽略模具因空氣對流,輻射以及與注射機接觸所散發(fā)的熱量,按單位時間內(nèi)塑料熔體凝固時所放出的熱量應等于冷卻水所帶走的熱量。
1. 冷卻介質(zhì)
ABS屬于中等粘度材料,其成型溫度及模具溫度分別為200和50-80,所以,模具初步選定為。用常溫水對模具進行冷卻。
2. 冷卻系統(tǒng)的簡單計算
(1) 單位時間內(nèi)注入模具中的塑料熔體的總質(zhì)量W
A. 塑料制品的體積
;
B.塑料制品的質(zhì)量 ;
C.塑件的平均厚度為3.5mm,可以查表4-34得;取注射時間;脫模時間;則注射周期:=30s。由此得每小時注射次數(shù):N=(3600/30)次=120次。
D.單位時間內(nèi)注入模具中的塑料熔體的總質(zhì)量:W=Nm=2.38KG/H。
(2)確定單位質(zhì)量的塑件在凝固時所放出的熱量, 查表4-35直接可知道ABS的單位熱流量的范圍在(310-400)KJ/KG,之間,可取.
(3)計算冷卻水的體積流量 設冷卻水道入水口的水溫為,出水口的水溫為;取水的密度;水的比熱容.則根據(jù)公式可得:
;
(4)確定冷卻水路的直徑d 直接按照經(jīng)驗值 取d=6mm;
(5)冷卻水在管內(nèi)的流速v
;
(6)求冷卻管壁與水交界面的膜傳熱系數(shù)h 因為平均水溫為,查表4-31可得,則有:
(7)計算冷卻水通道的導熱總面積A
0.00175;
(8)計算模具所需冷卻水管的總長度L
;
(9)冷卻水路的根數(shù)x 設每條水路的長度l=100mm,則冷卻水路的根數(shù)為
根。
由上述計算可以看出,一條冷卻水道可以滿足要求,不過,該設計為多腔模具,為了冷卻充分,可以增加一根冷卻水道。故采用兩根冷卻水道。
冷卻水道的設計。
由上面的計算可以得出冷卻水道的大致尺寸,其設計分布可以按照模具型腔的分布和模具的大小來設計。型腔和型芯對稱布置,模板和型腔,模板和型芯的交界處用密封圈進行密封。冷卻水道的布置如圖8-1
圖8-1
九.導向與定位結(jié)構(gòu)的設計
注射模的導向機構(gòu)用于動,定模之間的開合模導向和脫模機構(gòu)的運動導向。按作用分為模外定位和模內(nèi)定位。模外定位是通過定位圈使模具的澆口套能與注射機噴嘴精確定位;而模內(nèi)定位機構(gòu)則通過導柱導套進行合模定位。錐面定位則用于動定模之間的精密定位,還有使用了側(cè)抽芯機構(gòu)中的導向槽定位機構(gòu),滑塊與導向槽,斜導柱與滑塊的定位。其他的定位可采用模架本身所帶的定位機構(gòu)。
十.總裝配圖和零件圖的繪制
經(jīng)過上述的計算,把設計結(jié)果用總裝配圖來表示模具結(jié)構(gòu),主要零件圖的繪制如附圖,附三維模型。
十一.設計總結(jié)與心得體會
本次模具設計的課程設計,使自己了解到了注射模具設計的基本步驟。提高了自己對模具設計的感性認識,跨越了書本內(nèi)容的局限性。從實際例子中去提高了自己各個方面的設計能力,包括提高自己的繪圖能力,提高了查閱手冊解決問題的速度。能吸取網(wǎng)上的前輩實際例子中得出經(jīng)驗教訓??偨Y(jié)了模具設計的基本步驟與內(nèi)容:注塑模具設計之前的準備:分析塑料產(chǎn)品的外觀與尺寸要求,制造要求,模具要求和結(jié)構(gòu)分析,進料分析,側(cè)向凹凸分析,脫模分析,澆注系統(tǒng)分析,模具機構(gòu),側(cè)向抽芯分析,推出系統(tǒng)設計,溫度控制系統(tǒng)分析,排氣問題分析以及加工上的問題??傊O計關(guān)于模具質(zhì)量方面的問題都要考慮。模具裝配圖包括2D和3D圖的繪制使自己繪圖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特別是UG三維圖形的繪制,模架及其他標準件的調(diào)用等。雖然現(xiàn)在與一名合格的模具設計師還有很大的距離,不過相信有志者事竟成。這次設計對自己的鍛煉確實是很大,也為以后的畢業(yè)設計和社會工作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 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葉久新 王群 主編
【2】 注射模具設計實用教程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張維合 編著
【3】 新編塑料模具設計手冊 人民郵電出版社 譚雪松 林曉新 編
【4】 中國模具工程大典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李德群 唐志玉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