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下冊 11_3 動能和勢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下冊 11_3 動能和勢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下冊 11_3 動能和勢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1.3動能和勢能 章節(jié)(課題)名稱 11.3動能和勢能 學時 1 總課時 26 三維目標 知識 技能 1.初步了解能量的概念和單位。 2.知道什么是動能及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 過程 方法 1. 通過探究動能、彈性勢能、重力勢能分別與哪些因素有關,建立動能、彈性勢能、重力勢能的概念,能解釋生活中的相關實例。 2. 學生通過觀察物體具有動能、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的一系列物理實驗,學習觀察物理實驗現(xiàn)象的方法,提高觀察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能夠運用控制變量法來探究“影響動能和勢能因素”的實驗活動,養(yǎng)成在實驗中認真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新事物的興趣; 2. 在動能和勢能知識的學習中融入“遵守交通規(guī)則、尊重生命”的生命教育,以及將科學知識服務社會、服務生活的觀念。 項目 內容 解決措施 教學重點 探究動能、彈性勢能、重力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 探究動能、彈性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及問題情境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教學札記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引入新課 引入1 教師引入有趣的為什么?讓學生針對問題開展自由討論; 有趣的為什么? 為什么小小的饅頭能把人砸傷? 為什么小小飛鳥會撞壞大飛機? 為什么夏天滑旱冰的小朋友要戴上護膝、護腕、頭盔? 公路小常識: 為什么汽車在彎道上一定要減速行駛? 你知道道路上的這些數(shù)字的意義嗎(車輛限速標志)? 為什么同樣的道路上,載重越大的汽車限制的車速越低? 教師:大家的答案都有一定的道理;這些問題都和一定形式的能量有關。學習了本節(jié)知識《動能和勢能》后,相信你們會對彼此的答案做出更準確的評價。 二、師生互動,共同進行新課 (一)關于本節(jié)概念的學習 教師要求學生自學本節(jié)概念:能量、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勢能。 學生自學并記憶答案。 教師請學生識別一些物體具有什么能量,并說出判斷的原因。 對學生的答案,教師要做出相應的鼓勵性評價。 你能看出下面這些物體具有什么能量嗎? 展示圖片: 1.自行車運動員正騎車上小山坡(答案:動能、重力勢能) 2.游樂園的空翻車正旋到最高處 (答案:重力勢能,最高處速度為零,故動能為零) 3.水電站高高的大壩里平靜的水、下面奔騰的水 (答案:上面的水有重力勢能,下面的水有動能) 4.球類被打擊后發(fā)生變形 (答案:彈性勢能) (說明:統(tǒng)一出圖片,學生討論后,教師可再點擊,在對應的圖上顯示答案) (二)關于本節(jié)的實驗探究 第一部分:與動能有關的實驗探究和生活應用 教師:“人命關天”。不遵守交通安全,往往會造成重大事故、身體缺損甚至生命的消逝。機動車由于行駛速度快,安全隱患大。大家發(fā)現(xiàn):汽車的速度降低后,它的動能也會減小,這部分能量即使產生萬一,危險性也要相對低得多。故交通法對街道上的機動車都有嚴格的限速規(guī)定。遵守交通法規(guī)、是對生命的尊重,利人利己。 探究: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⑴ 提出問題1: “運動的物體有動能,這個能量沒有工具可以測量;我們如何判斷物體動能的大???” 啟發(fā)學生思考: 能量不能直接測量,但是能量可以用來做功,功可以測量。可以用“轉化法”,間接測出動能對物體做的功的大小(如將靜止的物體推動一段距離的功),來表示動能的大小。 ⑵ 提出問題2: “你認為動能的大小會與哪些因素有關?” 學生猜測:(可能——與物體的質量和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 ⑶ 提出問題3: “你打算通過什么方式驗證你的猜想?”——(控制變量法) (啟發(fā)提問:以小車為對象,怎樣改變小車質量或小車運動的速度?) 學生談自己的實驗設計方案。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借鑒書上用長木板組成斜面的作用。) ⑷ 師生交流討論,完善實驗方案。 教師提供實驗器材,學生獨立進行實驗探究: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⑸ 實驗過程:學生用實驗器材組成斜面。 步驟1: 讓小車從斜面不同的高度滑下,觀測小車對木塊做功的情況,看小車速度與動能的關系; 步驟2: 給小車加減砝碼,改變小車質量,觀測小車對木塊做功情況,看小車質量與動能的關系; …… ⑹ 學生交流從實驗得出的結論:小木塊被推得越遠,說明物體的動能越大。) 教師板書: 結論: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的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越大。 2.啟發(fā)學生將知識運用于生活: 利用實驗結論對交通安全知識進一步思考: 師:為避免車輛造成的交通隱患,除了限速行駛,你還有什么好主意?請用廣告語表達出你的意思,并告訴大家你的分析。 (如:不超速、不超載……) 回顧引入部分的交通安全小常識,學生結合所學進行科學分析。 第二部分:學生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什么有關。 可啟發(fā)學生結合探究1對該問題獨立進行思考、探究。 材料:可自選文具或隨身物品從不同的高度落下 教師板書: 結論:物體的質量越大,所處的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 第三部分:學生探究彈性勢能大小與什么有關。 材料:橡皮筋、或尺、或將書卷筒 (三)關于本節(jié)引入問題的回顧與學生答疑,教師點評 三、課堂小結 知識上: 定義: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能量。 1.動能 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質量、速度。 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量。 2.勢能 重力勢能 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質量、高度 ; 彈性勢能:發(fā)生了彈性形變的物體所具有的能量叫彈性勢能。 方法上:實驗探究、控制變量法 四、課后作業(yè) 課后第1至6題。 學生針對問題開展自由討論 學生總結并回答 學生思考并討論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課 個 性 化 教 學 為學有余力學生所做的調整 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所做調整 板書設計 課題: 11.3動能和勢能 1.物體能夠對外做功,它就有能量。 2.動能是指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 (1)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2)結論: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就越大; 質量越大,物體的動能就越大。 3.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質量越大、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就越大。 4.彈性勢能: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具有的能。 彈性形變越大,物體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教學反思-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八年級物理下冊 11_3 動能和勢能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年級 物理 下冊 11 _3 動能 勢能 教案 新版 新人
![提示](http://ioszen.com/images/bang_tan.gif)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1191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