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中學)》過關練習試卷D卷 含答案.doc
《2019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中學)》過關練習試卷D卷 含答案.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中學)》過關練習試卷D卷 含答案.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ㄊ袇^(qū)) 姓名 準考證號 ………密……….…………封…………………線…………………內……..………………不……………………. 準…………………答…. …………題… 絕密★啟用前 2019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中學)》過關練習試卷D卷 含答案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120分鐘,本卷滿分為150分。 2、請首先按要求在試卷的指定位置填寫您的姓名、準考證號等信息。 3、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線內答題,否則不予評分。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下列情形中,學校不能給予教師行政處分或者解聘的是( )。 A.故意曠課,損害教學的 B.體罰學生,屢犯不改的 C.穿戴不整,影響儀表的 D.侮辱學生,影響惡劣的 2、孔子所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止”,從教師的角度可以理解為( )。 A.走路身體一定要端正 B.對學生下命令一定要正確 C.自己做好了,不要教育學生,學生自然會學好 D.教師自己以身作則,其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chǎn)生巨大影響 3、某校的校訓是“卓越立于全面,廣博產(chǎn)生精?!边@體現(xiàn)的教育理念是( )。 A.開拓創(chuàng)新 B.全面發(fā)展 C,自主發(fā)展 D.因材施教 4、下列有關“樂”的古代名句,出自《論語》的是( )。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B.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C.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 D.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5、人民法院審判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應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審判員或者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依法組成少年法庭進行。對于( )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開審理。 A.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 B.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 C.已滿15周歲不滿17周歲 D.已滿18周歲不滿20周歲 6、在Word中,如果雙擊某行文字左端的空白 處.被遠中的區(qū)域是( )。 A.該行 B.全文 C.該段 D.該頁 7、某中學化學老師宋某正組織學生上實驗課,學生李某因借用坐在實驗桌對面的同學的的鋼筆,碰倒了酒精燈,酒精濺在本組同學韓某的手上并燃燒,致使韓某手部皮膚被灼傷。在這起事故中,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的是( )。 A.學校和宋某 B.宋某和李某的監(jiān)護人 C.學校和李某的監(jiān)護人 D.李某的監(jiān)護人和韓某的監(jiān)護人 8、真正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學習過程應該讓學生借助已有的( ),對新信息進行主動的認知和信息加工的過程。 A.知識 B.技能 C.經(jīng)驗 D.見聞 9、“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贝嗽娋渲兴鑼懙娜宋锖驮娋涞淖髡叻謩e是( )。 A.岳飛、辛棄疾 B.周瑜、杜甫 C.諸葛亮、李白 D.諸葛亮、杜甫 10、1974年,考古學家發(fā)掘出一艘南宋時期的“福船”,發(fā)掘地點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港口。這一發(fā)掘地所在的城市是( )。 A.廣州 B.福州 C.泉州 D.汕頭 11、張老師一心撲在工作上,沒有時間輔導自己的孩子學習。他既欣慰于學生的成長又 對自己的孩子感到內疚。張老師需要進行的是( )。 A. 行為取向的義利調試 B. 生活工作的角色調試 C. 行為選擇的動機調試 D. 師生之間的人際調試 12、在 word 中,要實現(xiàn)在文檔中添加特殊符號“ ”,在默認設置下,首先選擇的功能菜單是( )。 A.“文件” B.“編輯” C.“格式” D.插入” 13、找規(guī)律填數(shù)字是一項很有趣的游戲,特別鍛煉觀察和思考能力。按照“3+4+5→151227”“5+3+2→101525”“8+2+4→321648”的方法,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7+6+5→423585 B.7+6+5→423577 C.7+6+5→354277 D.7+6+5→354285 14、人民法院依法對14歲的趙某涉嫌違法犯罪案件進行審理,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于這一類型的案件( )。 A.一律不公開審理 B.一般不公開審理 C.經(jīng)人民政府批準可公開審理 D.經(jīng)檢察機關批準可公開審理 15、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對教師進行考核的內容不包括( )。 A.業(yè)務水平 B.工作態(tài)度 C.工作成績 D.工作年限 16、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是(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準噶爾盆地 17、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我國義務教育學校的內部管理體制為( )。 A.教師負責制 B.校務委員會負責制 C.家長委員會負責制 D.校長負責制 18、農(nóng)歷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反映氣候、物候的變化,用以指導農(nóng)事。下列節(jié)氣中,白量最長的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19、初一語文單元測驗中,王老師發(fā)現(xiàn)某學生抄襲了一道 1 分的題目。閱卷時,他在這個學生的試卷上打分為“90-1”,該生拿到試卷后非常慚愧,要求改為 89 分。王老師給他批了一個“89+1”,并對他說:“知錯能改就好,這 1 分是對你能認識和改正錯誤的獎勵?!蓖趵蠋煹淖龇ㄋw現(xiàn)的教師勞動特殊性不包括( )。 A.階段的特殊性 B.任務的特殊性 C.對象的特殊性 D.工具的特殊性 20、對教師“廉潔從教要求具體內容不包括( )。 A.不在學生面前抱怨自己的薪酬 B.不收取學生及家長的任何禮物 C.校外兼職不得影響本職工作 D.不貪占公共和他人錢物 21、“猶留正氣參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這副對聯(lián)所指的歷史人物是( )。 A.諸葛亮 B.文天祥 C.林則徐 D.岳飛 22、邱老師經(jīng)常梳理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知識分析問題的成因,尋找解決策略,邱老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是( )。 A.教育教學的研究者 B.行為規(guī)范的示范者 C.心理健康的維護者 D.學生學習的組織者 23、規(guī)定“教師擔任班主任期間應將班主任工作作為主業(yè)”的教育規(guī)范性文件是( )。 A.《教師資格條例》 B.《中小學管理規(guī)程》 C.《中小學德育規(guī)程》 D.《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 24、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見得真正有利于學生。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美國政府用于教育項目的投入的總量增加了150%,而此期間,學生在標準考試中的成績卻逐年下降。 上述論證基于以下哪個假設?( ) A.學生在標準考試中的成績是衡量教育項目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標準。 B.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越來越多的學生對各種教育項目,包括政府資助的項目失去興趣。 C.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學生在美國人口中的比例沒有很大的提高。 D.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美國的教育投入本來是可較好地用于健康和福利事業(yè)的。 25、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國家鼓勵高等學校畢業(yè)生到農(nóng)村地區(qū)、民族地區(qū)缺乏教師的學校任教,其身份是( )。 A.志愿者 B.實習者 C.兼職者 D.見習者 26、王某和鄭某都是年滿十周歲的小學生,兩人在課間爭吵扭打,老師未能及時制止,王某不慎擊中鄭某耳部,導致鄭某失聰。在此事件中應當承擔責任的是( )。 A.鄭某和監(jiān)護人 B.王某和學校 C.鄭某和學校 D.王某和監(jiān)護人 27、學生李某因在上課時嬉戲打鬧,被班主任罰打手心 30 下。班主任的這種做法( )。 A.正確,有利于維護課堂教學秩序 B.錯誤,不能對學生實施體罰或變相體罰 C.正確,這是教師懲戒學生的權利 D.錯誤,對學生的體罰應當適度 28、“子虛烏有”一詞出自以下哪部作品?( ) A.司馬相如《上林賦》 B.張衡《東京賦》 C.左思《三都賦》 D.司馬相如《子虛賦》 29、張老師在教學中經(jīng)??紤]的問題是:“對班上不同層次的學生,我用哪些辦法教學更有效呢?“這些材料適不適合所有學生?張老師所處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階段是( )。 A.關注發(fā)展階段 B.關注生存階段 C.關注情景階段 D.關注學生階段 二、材料分析題(本題共3小題,每題14分,共42分) 1、湯老師接手3班班主任一個月了,他在課間經(jīng)常把做作業(yè)的同學“攆”出教室,還“異想天開”的讓學生自主設計去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地考察路線,讓學生模仿在聯(lián)合國發(fā)言,讓學生設計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就在其他老師議論湯老師的這些做法時,他有在“折騰”分層教學,現(xiàn)在他需要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進行準備上課要同時兼顧班上多個小組的學習狀態(tài).....有老師建議他少“折騰”,還說:“你關注大多數(shù)學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費勁,再說即使你這樣辛苦也不一定能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學好?!睖蠋熞廊粓猿炙淖龇?,在經(jīng)過多次實驗后,他慢慢發(fā)現(xiàn)分層教學,還有很多竅門,比如可以把分層教學與“小先生制”致結合起來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所學所思所得。例如,在學完《屈原》之后,學生交上來的作業(yè),有讀后感、有續(xù)寫、改寫,有詩歌、圖畫、短劇,角度多樣,觀點鮮明。一段時間后,湯老師發(fā)現(xiàn)學生越來越樂于在作業(yè)中另辟蹊徑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了。 問題:請結合材料,從學生觀的角度評析湯先生的行為。 2、一班的A老師正在上《為你打開一扇門》一課,突然,從窗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滴嘟--”“滴嘟--”聲,這聲音猶如一塊巨石落入平靜的水面,教室里頓時喧鬧起來。緊接著,像有誰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齊”,所有的學生都向左邊看去。這是怎么回事,還沒等老師喊出話來,坐在靠窗邊的同學已經(jīng)站起來,趴在窗臺上向外張望,其他的同學更是著急,他們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長,平時上課就坐不住的索性沖出座位,涌到窗前。他們你扒我,我推他,爭先恐后地向外張望--原來是兩輛紅色的消防車由南向北從窗前駛過…… 教室里恢復平靜后,A老師靈機一動,便放棄了原來的教學內容,而讓同學把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想說出來,寫下來。結果,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說得頭頭是道,寫得也很精彩,樂得老師滿臉堆笑。 二班的B老師面對以上的情境板起面孔,維持紀律,讓學生回到座位上,繼續(xù)原來的教學。而學生卻余興未止,沉浸在剛才的氛圍中……B老師不愿意放棄原來的教學內容.否則他認為自己“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請從職業(yè)理念的角度出發(fā),評析一下A、B兩位老師的做法。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0分) 1、請以“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述具體,條理清楚,語言流暢。不少于1000字。 第 5 頁 共 5 頁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9小題,每小題2分,共58分) 1、C 2、D 3、A 4、A 5、A 6、C 7、C 8、C 9、D 10、C 11、B 12、D 13、C 14、答案: A。 15、D 16、B 17、D 18、答案:B 19、D 20、C 21、B 22、A 23、D 24、 【參考答案】A 25、A 26、B 27、B 28、D 29、D 二、材料分析題(本題共3小題,每題14分,共42分) 1、湯老師的行為是正確的,他踐行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人為本”的學生觀的具體要求。 首先,“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發(fā)展的人,每個學生都是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每個學生都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材料中湯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異想天開”的讓學生設計路線、方案、發(fā)言等內容,充分體現(xiàn)出湯老師能夠看到學生具有巨大的發(fā)展?jié)撃?。同時在分層教學時,讓學生總結所學所思所得,關注了學生的發(fā)展過程,把學生看成是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 其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是獨特的人。每個學生都是自身的獨特性,每個學生與成人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材料中 湯老師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yè),學生的作業(yè)類型有讀后感、續(xù)寫、改寫、詩歌、圖畫等多種形式,體現(xiàn)了學生自身的個別差異,充分體現(xiàn)出湯老師 能夠關注并發(fā)展學生的獨特性。 再次,“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認為學生具有獨立意義的人。學生是獨立于教師頭腦之外的,不以教師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材料中湯老師通過分層教學和“小先生制”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設學習內容和作業(yè),充分體現(xiàn)出湯老師 能將學生看成學習的主人,使其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最后,體現(xiàn)了面向全體學生的觀念。材料中湯老師能夠進行分層教學的學習,能夠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接受有針對性的教育,并且在其他老師的質疑下仍堅持自己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xiàn)了湯老師教學中踐行了教育公平和面向全體學生的思想理念。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履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因材施教。從而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 2、A老師的做法是恰當?shù)?,符合職業(yè)理念的要求;8老師的做法不恰當,違背了職業(yè)理念的要求。 首先,素質教育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材料中,A老師針對課堂突發(fā)狀況,靈活地改變教學計劃,既有助于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也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和實踐能力的發(fā)揮:而B老師不能靈活地處理課堂突發(fā)狀況.阻礙了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和發(fā)揮。 其次,新課改的教學觀認為教學要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材料中,A老師放棄了預設的教學內容.根據(jù)突發(fā)狀況,臨時調整,讓學生寫作文,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助于學生的發(fā)展:而B老師在學生注意力已經(jīng)分散的情況下,仍按照原計劃進行,不僅課堂秩序不好,也不利于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沒有做到關注學生的情感。 最后,“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要求學生是發(fā)展的人.是處于發(fā)展過程中的人。材料中,A老師充分了解學生注意力受新異事物影響的特點.認識到學生是處于發(fā)展中的人.面對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情況,以此為契機,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而B老師沒有認識到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也沒有認識到學生是處于發(fā)展中的人,不能靈活運用。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因此,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積極踐行素質教育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及新課改下的教學觀的要求,靈活處理課堂突發(fā)狀況,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三、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50分) 1、略-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綜合素質中學 2019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中學過關練習試卷D卷 含答案 2019 年中 教師 資格證 綜合素質 中學 過關 練習 試卷 答案

鏈接地址:http://ioszen.com/p-6705443.html